遇見更好的自己 我們在路上
響應國家的號召,從7月10日開始,西華師范大學“未來星”暑期支教團隊進入四川省儀隴縣安溪潮村進行為期半個月的暑期社會實踐支教活動。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支教第一天,我們就遇到挑戰。7月10日,南充氣象臺發布暴雨黃色天氣預警。頭天夜晚突降暴雨,早上都沒有停歇的跡象。積水淹沒街道,開車如行船。學院院長也電話告訴我們要去支教的地方道路路況不明,要我們安全第一,如果持續降雨就延期出發。
大家在群里溝通、討論,網上查詢天氣預報,打電話給當地村支書,再三詢問確保路況良好之后,我們還是下定決心排除萬難,按原計劃當天前往。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午后兩點,暴雨終于停歇下來。我們聯系好的車子也按時出發。出城以后,一路晴好,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大暴雨,泥石流。路況比想象的好很多,大家都松了口氣,氣氛變得活躍起來。
就在我們支教的第五天,儀隴縣峰巖村突降暴雨,洪水暴漲,當地村落的房屋被沖垮,那邊的領導需要我們派幾個人過去安撫小朋友們的情緒。于是大家召開了緊急會議商討應對措施。因為暴雨,我們住宿的地方也停電了。大家都很擔心那個村莊里的情況,心里一直惴惴不安。我們于是兵分兩路,開始了我們新的一天支教活動。
短短幾天的經歷讓我們頭腦中盤旋著《真心英雄》的歌詞:“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鐘,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
振興鄉村不是夢
儀隴縣是朱德元帥的故里,國家級貧困縣。但當我們剛來安溪潮村的時候,還是覺得很是驚艷。因為這和我們想象中的關于鄉村的印象完全不一樣,沒有破敗的房屋,沒有泥濘的道路。這里的農村道路寬敞,田疇整飭,一排排中式洋房,造型別致,甚至很像我們平時見過的度假村。看來黨的精準扶貧政策和新農村建設確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村子里綠樹掩映,路邊野花怒放,黃瓜,茄子,番茄......都整整齊齊的掛在枝頭,沉甸甸的似乎掛滿了生活的智慧。不遠處的農家樂的大涼亭下,一群老人在乘涼。悠閑的處世之道,仿佛時間靜止,歲月緩慢流淌。頭腦里不由得冒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的句子,這里儼然就是一個遠離喧囂的世外桃源。草長鶯飛的夏天,蚊蟲的在恣意地訴說,鳴蟬在高聲地奏樂。
在這樣一個村莊里,我們仿佛摒棄了俗世里的紛紛擾擾,只想悠然暢快地感受當下,感悟生活,與自然共舞,與天地同在。
幾天的支教生活,我們很快發現,鄉村凝結了我們太多的鄉愁。
村民給我們講,孩子們大多是從很遠的地方過來上課,并不都是附近村子里的。整個安溪潮村群山環繞,家長們大多用摩托載著孩子過來上課,遙遠的距離使得孩子們的學習顯得非常不容易。因為地域的局限,很多鄉村學子被困在群山之中,甚至一輩子都沒能走出去。家長們非常希望孩子們能夠真正學到知識,懂得更多的道理。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傾盡全力,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教給孩子們文化和知識并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村里有很多孩子的爸爸媽媽都在外地打工,只有爺爺奶奶在家照顧孩子們。
所以,鄉村振興任重道遠。盡管精準扶貧改變了村子的交通和生活條件,修起了漂亮的新房,但鄉村的文化和教育還很薄弱,鄉村的產業還需要發展。我們用自己的綿薄之力關愛留守兒童,用知識點燃留守兒童對未來的希望,為鄉村振興的美好未來助一份力。因此,鄉村振興不是夢,鄉村的明天會更美好。
快樂學習,未來可期
最受孩子們歡迎的是科學課。當支教志愿者老師抱著一些實驗器材走入教室的時候,孩子們眼睛立刻放出光芒,小小的身體晃動著,還有些孩子直接喊了出來:“又要做實驗啦,太好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化學實驗對于他們來說是比較新奇的東西,所以大家都聚精會神地盯著老師的一舉一動。當老師將瓶子里的不同液體混合之后,奇妙的反應產生了,孩子們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微張著,露出驚訝的表情。小朋友躍躍欲試,都想嘗試著自己做實驗。身在井隅,心向星光。化學的魅力在此時完全的展現了出來。
英語照例也是孩子們喜歡的課程之一。孩子們每次到得都比老師們早,這讓我們十分感動。雖然村里有時因暴雨停電,房間里有點黑,但是孩子們還是興致高漲。學習之余,他們在“媽媽屋”里玩玩具、看動畫書、騎小橡膠馬、堆積木、拿著小火車模型玩得不亦樂乎。其實,這樣的玩耍本身也是一種學習。
如果不是因為支教的原因,我們又怎么會和村子里的這些孩子們聯系在一起呢?大家通過這樣一次活動認識了彼此,在交流中成長,在相遇中磨合。對所有志愿者同學來說,我們既是孩子們的老師,也是孩子們的朋友。我們也從這些孩子們的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樂觀、自信、堅持和勤奮。“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苔花雖然如米粒一般小,但它卻不自暴自棄,反而如同牡丹一樣開得絢麗多彩。這些孩子也如同苔花一般,雖身處逆境之中,卻心懷鴻鵠之志,向往藍天,渴望飛向更遠的地方。
快樂學習,未來可期。遇見更好的自己,我們一直在路上。
時間:2022-06-09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鄉村振興,我們在路上
- 本人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第24屆研究生支教團的團長宋佳銘,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都安縣的地蘇鎮進行支教。根據廣西項目辦的要求,本人
- 08-04
- 青春不敗 映山紅遍
- 7月11日,結束了最后一門考試后,安徽師范大學“映山紅”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正式踏上了赴往安慶市楊橋鎮的旅程,開始了為期十五天的暑期
- 07-05
- 支教不分遠近,真心難能可貴
- 我記得曾經看白巖松先生寫的書,書中論述了“身邊的志愿行動”的重要性。如今我們社會中,太多的志愿者爭先恐后地趕往祖國邊遠地區甚至
- 07-05
- 關愛留守兒童,展現π遞數學情
- 拜倫曾說過:“百日莫空過,青春不再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莫過于擁有青春的時刻,每個青年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青春主張。
-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