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我們成為自己的火種
“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是我反反復復思考過很多很多遍的問題,回想自己前20年的生活,常常覺得自己過得雖然肆意但也的確渾渾噩噩,在大多數時候,我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些什么,只是聽著父母的規劃,隨波逐流。所以,在這次社會實踐之前,我偷偷給自己定下一個小目標:希望在這次過程中,可以讓南疆的孩子們感受到不一樣的生活,點燃他們心里的小小火種,讓他們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開啟這段旅途前,我曾經無數次的幻想過在三下鄉的過程中,我會遇到什么樣的人?發生什么樣的事?我想給自己定下一個周全萬無一失的計劃,無論發生什么都能從容應對,但當實踐真的開始時,我才發現,原來猝不及防也是美好。
“風乍起,合當奮意向人生。”
最開心的那天其實是最艱苦的第一天。
還沒從“五天八門”考試周的疲勞中走出來,就早早起床坐著線路車晃晃蕩蕩到了將近一百多公里的瓊庫勒村,走出校園的興奮讓暈車和緊張沖刷的一干二凈。長長鄉間小路的盡頭,那棟矮矮房子就像一張沒有重點的考卷,準備好了,但是總感覺自己還缺點什么。
直到我看到孩子們沖我微笑的臉。
那天的蟬鳴好像比哪一年都聒噪,教室外枝芽瘋長,卻總也擋不住烈陽,上了一天的課,孩子們好像一點也不累,女孩兒們拉著我坐在門口的臺階上嘰嘰喳喳的聊天,小男生們也閑不住,拉著隊里的大哥哥跑到操場上打籃球。
“姐姐,上大學好不好玩?”穿紅色條紋的小姑娘笑瞇瞇的問我,夏天的風干干熱熱的,吹著她毛茸茸的短頭發,忽然她又有些懊惱,“可是我學習不好,將來不一定能考上呢。”我想起高中作文里我最愛寫的那句話:“風乍起,合當奮意向人生。”我把這句話送給她,希望她永遠可以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努力;“姐姐,我最近跟好朋友鬧別扭了……”,“姐姐,你說什么樣的孩子算是壞孩子呢?”“姐姐,你相信宇宙里有外星人嗎?”……孩子們的問題千奇百怪,很多我都回答不上來,只能跟她們一起討論,我們像是從小生活在一起的小姐妹,坐在門欄上聊著喜歡的話題,看著烈日下奔跑的少年,時不時歡呼幾聲,給他們拍了一張又一張照片……
在實踐結束后,我常常想起那個場景,又不由得感嘆,少年的鮮活,大約就在夏天的蟬鳴濃郁的風,橘子味的晚霞和燦爛的笑中,十二三歲的年紀,本身就恣意又美好。
“那種朝著一個方向奔跑的感覺,真好!”
這次實踐活動中,讓我想起最覺得眷戀的,是和團隊成員共同生活的這十天。
我很少參加團隊活動,但是這一次讓我真切的感覺到“團魂”就在我的身邊。我們為了準備材料做計劃夜以繼日,凌晨兩三點在騰訊會議笑說自己快要“熬禿了頭”;背著大包小包在學校里奔跑,終于趕上在火車的硬座上看梅子色的日出;我還記得女生的手里總是空空的,男生的手里永遠滿滿的,但吃飯時,我們也會把他們喜歡的菜悄悄轉到他們眼前;我們好像很脫線,剛開始講海姆立克急救總會把搭檔整的“淚灑當場”,有時要使好幾個眼色對方才知道我們想要干什么,我們又好像很默契,不管說什么總有隊友能接的上話,無論有什么困難,他們都一直在身邊……
回想起和團隊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千言萬語最后想說的還是感謝。感謝我們在這十天里的并肩同行,讓我明白真正體會到“上下同欲者勝”的意義,正是團隊的永遠團結,共同分擔,我們才做到了“關關難過關關過”;感謝團隊對我們的包容,不管是28度的空調還是每天的“叫醒服務”,亦或是讓大家可以暢所欲言的“團隊準則第二條”,正是生活里的細枝末節,讓我們永遠不是單槍匹馬;最后還想感謝變身“老父親”“老母親”的帶隊老師,正是老師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安排,讓本次實踐順利完成。
永遠忘不了那天,凌晨四點的石河子黑黑的一片,風里夾雜著水汽和涼意,我們背著包往大門跑著,卻覺得一起向前的感覺,真好!
“天生我才,不敢擔當,就是失職!”
最后,讓我覺得在這次活動里,一直驅使我不斷前進的,是我參加三下鄉活動的初心。這兩年,我們經歷了突然爆發的疫情,也見證了建黨百年宏偉,這些經歷讓我真正的意識到自己肩上“青年”這個定義的沉重,也更加堅定了我做“青年事”的決心,讓自己成為火種,不僅點燃南疆鄉村里孩子們的理想,也點燃自己對未來的騏驥。通過這次時間,我們為孩子們普及了安全教育知識,為南疆社區的中老年人開展了數次慢性病講座,在每一場宣講,每一次材料的準備,每一次新聞稿的書寫的時候,我都在問自己,這些就夠了嗎?
這些還遠遠不夠。
在我們還沒有到過的地方,依然還存在著孩子們忽視安全隱患溺水身亡的情況,依然還存在急救知識匱乏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親人在身邊離去的悲傷,這次三下鄉活動更讓我意識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活動結束了,但是我們前進的步履始終不應當停止。
“有一份熱就發一份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中發一點光亮,不必等候炬火。”愿大家都能成為自己的火種,點燃自己前行的理想。
借此,與君共勉。
時間:2022-05-26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鄉村振興,我們在路上
- 本人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第24屆研究生支教團的團長宋佳銘,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都安縣的地蘇鎮進行支教。根據廣西項目辦的要求,本人
- 08-04
- 青春不敗 映山紅遍
- 7月11日,結束了最后一門考試后,安徽師范大學“映山紅”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正式踏上了赴往安慶市楊橋鎮的旅程,開始了為期十五天的暑期
- 07-05
- 支教不分遠近,真心難能可貴
- 我記得曾經看白巖松先生寫的書,書中論述了“身邊的志愿行動”的重要性。如今我們社會中,太多的志愿者爭先恐后地趕往祖國邊遠地區甚至
- 07-05
- 關愛留守兒童,展現π遞數學情
- 拜倫曾說過:“百日莫空過,青春不再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莫過于擁有青春的時刻,每個青年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青春主張。
-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