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7月,安徽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鏡心守護(hù),薪火以繼”支教團(tuán)隊踏上了前往鏡湖社區(qū)張家山綜合文化站的支教道路,懷揣著希望,從這里起航,我們?nèi)σ愿啊?
初見,是青蘋果味的夏天。
從接到通知準(zhǔn)備暑期實踐的時候開始,我心中就埋下了支教的種子。前期陸陸續(xù)續(xù)的籌備、策劃都只為了能早點(diǎn)與這群小朋友相遇。這天比我想象要平常,只記得太陽很大,心情好像也隨著這炙熱的溫度燃燒起來。看到小朋友從家長手里蹦蹦跶跶來到我身邊時,那種感覺就像是青蘋果,初咬時會感覺那是一種帶著未知的青澀,但在這個炎熱的夏天,我卻喜歡上了這種酸酸甜甜的清脆感。
相識,是溫柔有力的呼喚。
“老師”,對這個角色還不太熟悉的我,聽到這個稱呼,那種責(zé)任感油然而生,也迅速地投入了角色。我?guī)У膶W(xué)生很乖,也很聰明,特別勤奮,就是性格比較內(nèi)向,話不太多。一坐下,他就拿出了自己的作業(yè),和我說哪里不會寫,需要我給他講解。于是我就一邊給他講題目,一邊問他一些基本的情況。不一會兒,我們也就熟悉了起來。當(dāng)我指著他作業(yè)上的錯誤問他:“這是不是寫錯了呀”,他就會抬起頭看著我,臉上掛著大大的笑容,告訴我他又寫錯了。在這樣純真明媚的笑容里,所有的陌生和疏離都被消融。你好呀,小朋友,我是你的小老師。真好,在那充滿信任的清澈眼神里,我感受到了力量。
相識,是一個個問題堆砌的默契。
“老師,老師,這個我不太會......”“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小朋友的世界里,從不熟悉到熟悉好像只要一小會兒的功夫。看著小朋友撓撓頭的窘態(tài),我不自覺地變得溫柔且有耐心起來,再也不是那樣講第二遍就會暴躁的急性子,像是有魔力一樣。就這樣,時間悄然流逝,白駒過隙,就在這“滴答”的時光里,我們的心悄悄拉近了......
相伴,是彼此推開的心門。
或許是因為這群孩子多數(shù)是來自特殊家庭,我的心里萌生了想和他們拉近關(guān)系,打開他們的內(nèi)心的想法。我開始試著用盡可能溫柔的嗓音與孩子們交流,和他們分享自己有趣的故事。起初他們膽怯羞澀,但漸漸,我發(fā)現(xiàn)其實只是他們的內(nèi)心有一扇門,不過缺少人去開啟這扇門,探索他們豐富多彩的內(nèi)心世界。他們也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他們也會因為偶得的一顆糖果而開心,他們也是最渴望愛與關(guān)心的存在。
愛心點(diǎn)燃希望,真情成就夢想。支教過程是含有酸甜苦辣的調(diào)料瓶。與其說是支教,不如說是學(xué)習(xí)。一滴水滴到平靜的湖面,也能蕩漾起陣陣漣漪;一株草生長在荒涼的戈壁灘,也能迸發(fā)出勃勃的生機(jī);一束光照亮在茫茫的黑暗中,也能閃耀出點(diǎn)點(diǎn)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很清楚自己力量的微薄,我們也知道短短的幾天對孩子們起到的幫助是微薄的,我們更知道回歸平常的孩子們依然會面對著各種阻力,但我們更清楚這并不是放下的理由。只要在這段時間里,他們的臉上掛著真摯的笑容,只要對他們來說是有所收獲的,他們能感受到外界的關(guān)心和愛護(hù),能逐漸愿意打開自己的心門,我想,這便是有意義的。
我們用熱情與知識澆灌著這些希望的小樹苗,即便我們只是這群孩子成長路上短暫的同行者,但山高水長,他們終會迎著陽光,奔走在燦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