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夙愿今夢圓,鄉村振興譜新篇。鄉村振興的號角在新時代吹響,每一寸土地都蘊藏著潛力與希望。為探尋鄉村發展新路徑,大連理工大學“連啟新華,理韻小康”寒假社會實踐團踏上了征程,深入基層,走進田野,用青春的視角去發現傳統與現代交織的鄉村故事,探尋鄉村振興的智慧與力量,為新時代的鄉村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探油菜基地科技成果,尋青杠壩村振興模式。實踐團的首站為貴州省銅仁市塘頭鎮。在此,實踐團深入油菜研究基地與青杠壩村開展調研。于油菜基地,了解油菜新品種研發情況及科技賦能農業的成果;在青杠壩村,探索“生態茶園+民俗體驗”的鄉村振興模式,并提出“茶園認養計劃”的優化建議,見證了科技與文化融合促進鄉村發展的成功經驗。

訪藍旗鎮察農旅模式,做志愿行探發展經驗。第二站,實踐團抵達遼寧省丹東市鳳城市藍旗鎮,對當地農業發展現狀進行調研。在藍旗鎮領導的帶領下,通過實地調研與志愿服務,實踐團深入了解了藍旗鎮農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的具體模式,并總結其成功經驗。

析櫻桃園多元發展模式,賞李家壕民俗傳承新貌。第三站,實踐隊前往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洪水鎮李家壕村開展鄉村振興調研。該村依靠櫻桃種植產業實現脫貧致富,形成了集種植、加工、休閑旅游為一體的產業模式。參觀期間,實踐隊成員建議利用自媒體直播擴大櫻桃園影響力、吸引更多游客。同時,成員們見證了李家壕村對青海社火民俗的傳承,展現出鄉村振興的新面貌。成員們認為,李家壕村未來有望成為鄉村振興的典型范例,為其他地區提供寶貴經驗。

重走東港致富路,富裕馨藝小康情。最后,實踐團返回了實踐基地馨藝山莊,在當地農民和基地經理的指導下體驗冬季園林護理工作,了解山莊冬季經營面臨的問題,并提出合理建議,以充分利用地理和氣候優勢,探索新型致富路徑。

隨著實踐之旅的圓滿落幕,“連啟新華,理韻小康”實踐團的腳步遍布祖國各地,了解到了為實現共同富裕,各地鄉村將現代農業技術引入農產品種植中;挖掘當地文化潛力,拓展生態旅游外延;依托政策優勢,充分發揮當地特色,投入到鄉村建設的隊伍中。未來我們也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鄉村建設中,融合科技創新、產業融合、生態保護各方面因素,用腳步丈量大地,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為建設生態宜居,文明富裕的美麗鄉村做出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