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起身邊垃圾,綠意渲染港城
撿起身邊垃圾,綠意渲染港城
2024年6月30日至7月30日期間,江蘇科技大學蘇州理工學院精心組成“見‘圾’行事,綠意同行”實踐團,在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進行垃圾分類的實踐活動。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生活垃圾產生量急劇增加,給環境帶來了巨大壓力。為了積極響應國家關于垃圾分類的號召,提升公眾環保意識,促進資源循環利用。“見‘圾’行事,綠意同行”實踐團,策劃并實行了一系列與垃圾分類有關的社會實踐活動。
深入社區宣傳,環境要靠大家
實踐團成員來到張家港市楊舍鎮倉基社區進行有關垃圾分類的宣傳。一部分隊員針對在社區的居民進行采訪,了解居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垃圾分類的認識以及對垃圾分類具體到生活中的實踐。隊員們著重關心了社區居民們近年來對垃圾分類的具體實施,以及在進行垃圾分類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隨后隊員來到了社區活動中心進行有關垃圾分類的宣講,給社區的居民們科普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另外一部分隊員則與社區的孩子們進行游戲互動,在與孩子們進行游戲的過程中,給孩子們科普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讓孩子們可以在游戲中學習垃圾分類知識。
雨中生態園,綠意染環境
實踐團成員來到張家港市梁豐生態園,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小隊成員們一起,撿公園里面被隨地亂扔的垃圾,美化公園的環境。在撿垃圾的過程中,頻頻有路人駐足,對實踐團成員們給予肯定,公園里面的環衛工人也對實踐團成員們豎起大拇指。在撿垃圾的過程中,下起了傾盆大雨,但是隊員們任然沒有停止撿垃圾的動作。實踐團隊員們撐著傘,冒著雨撿完了生態園里面的垃圾。實踐團成員們在撿完垃圾之后,也對路人進行了垃圾分類知識的科普,并且也了解了他們日常中對垃圾分類的實施,傳遞垃圾分類的觀念,讓大家都認識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使得環境更加美好。
陰雨步行街,實踐最后旅
結束了前面兩次活動之后,實踐團成員們一同來到了張家港市步行街崗亭志愿服務站,進行垃圾分類的相關宣講。實踐團成員們上午來到崗亭,在崗亭前面擺好桌子,拿出要用的道具,等待路過的行人到來。隨著人潮逐漸涌入步行街,不斷有路人駐足圍觀,在小隊成員們的熱情邀請之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社會實踐團組織的活動。實踐團成員們拿出垃圾分類的卡片,與路人們進行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也給路過的市民們科普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讓更多的人認識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讓環境更加美好。實踐團成員也與路過的一些小朋友們進行了有關垃圾分類的游戲,與小朋友們一起在游戲中學習垃圾分類的知識,在游戲結束后,也給小朋友們送上文具之類的小禮品。隨著人潮漸漸褪去,此次的實踐活動也落下帷幕
實踐落下帷幕,綠意永遠同行
實踐活動結束之后,實踐團成員積極分析整合所得的資料,了解目前垃圾分類的情況,為后續垃圾分類的工作找到方向。垃圾分類的道路任重而道遠,未來任會繼續努力。(通訊員 張睿曦)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煙臺理工學院星火助力鄉村振興
-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促進共同富裕”。為了響應大學生三下鄉
- 08-16
- 細微之處見真章
- “紅色歌曲是紅色文化的重要載體和表達方式之一,記錄著中華民族抵御外敵、反抗侵略、反 對壓迫、勇于抗爭的奮斗史,是中華民族在斗爭
-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