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8月25日電(通訊員:張浦升 吾木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教育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著基礎性、先導性作用,實現鞏固拓展教育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振興鄉村教育賦能鄉村振興,是教育的職責和使命。

7月底北京科技大學長青支教之青野實踐團前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莎車縣塔尕爾其中心小學為當地的孩子們開辦為期半個月的夏令營,以支教加調研的形式,感悟當地特色文化,聚焦當地教育事業,為鄉村特色文化和教育事業播撒大愛火種,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
扎根鄉土,傳承優秀文化根脈。支教團成員們在到達塔尕爾其鎮后立即展開行動,與當地學校合作,開設以“探尋民族文化,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特色課程。例如通過國畫課程,孩子們學習傳統的繪畫技巧,深入了解了中國畫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在詩詞課堂上,孩子們學習了古代名篇和現代詩歌,了解了詩詞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表達;音樂和舞蹈課程讓學生們親身體驗了經典的中華傳統音樂和優美的舞蹈形式,學習傳統樂器的演奏技巧和節奏感,讓孩子們感受到了音樂的魅力,民間舞蹈的學習帶給他們快樂和自信,讓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體會傳統文化的魅力。此外支教團創新教學方式,通過互動教學、小組合作等方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支教團們在支教之時,還致力于挖掘當地的傳統文化,特別關注莎車縣的手工藝品制作。他們參觀當地手工藝人的工作室,深入了解手工藝的獨特技藝和文化內涵。通過制作視頻、圖文等方式,支教團將這些精美的手工藝品和豐富的文化傳承向公眾展示,讓莎車的文化魅力綻放光彩。
走進家庭,共筑教育共識。青野實踐團積極開展家訪活動,深入一線了解學生們的學習和家庭情況。隊員們對同學們的家庭狀況、學習環境、性格特點,在家表現,以及家長對于此次活動的具體期待做了詳細了解。家訪活動加強了家長與學校的溝通聯系,提升了青野實踐團對學生基本情況和當地教育問題的認知。

同時團隊積極展開社會調研,旨在深入了解當地非遺文化的現狀與傳承挑戰。團隊成員走訪了十二木卡姆藝術團體,與其演員進行了深入交流。實踐團將持續關注并尋找解決方案,助力改善十二木卡姆傳播環境,保護與傳承這一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青野之微光永不熄滅, “微火”雖微,卻是我們胸懷天下事;“微火”雖小,卻是我們用嫩肩扛起的重擔子。每一個小小的“微火”都是一份力量,我們不能忽視每一個小小的“微光”的價值,我們相信積蓄微光,我們最終也能像太陽般明亮。歲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美好,世間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麗。讓我們一起追隨微光,一同汲取“非凡”力量。我們希望在塔尕爾其鎮我們用切實的行動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力量的這道閃亮的微光永遠照耀著,激勵更多的青年前往鄉村,能用愛心和熱情點亮鄉村的明天,讓這片土地煥發更多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