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詐騙,警鐘長鳴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犯罪分子利用手機、固定電話等電信設備發布虛假信息進行詐騙.犯罪活動,校園師生已成了詐騙.犯罪的主要侵害群體。為進一步加強學校師生防范詐騙意識和能力,遏制詐騙案件在校園的發生,同時為響應共青團中央“反詐校園行”活動及山東師范大學團委的號召,山東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只只社會實踐隊”決定開展防詐騙宣傳教育活動。
針對這一系列活動,實踐隊的成員們制定好了詳細的活動流程以及準備工作。最終決定此次活動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在線下宣傳訪談工作的同時在線上也進行了詐騙知識的調查。反詐騙社會實踐是一場持久的防守,路途遙遠,需要每一個人齊心協力。隊員們只是邁出了反詐騙的一小步,如人人都能提高反詐騙意識,那將是人們反詐騙意識很大的進步。
線上問卷調查,了解防詐情況
本次,我們隊伍通過網上問卷調查,在收集到的67份問卷中以小見大了解到,如今社會受騙人員主要集中在19~29歲之間,15人共計被詐騙29.8萬余元,最高詐騙金額為12萬。這部分人群手里有一定的資金,雖然有一定的反詐騙意識,但防范意識不足,因此容易被詐騙。由此可見,宣傳反詐騙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由調查結果可知,目前普遍的詐騙方式為交友詐騙,如盜用賬號冒充朋友實詐騙,但詐騙成功的概率是最小的,可見對于這一方面,人們的防范意識很強。詐騙成功率高的是兼職詐騙、網絡購物詐騙和理財詐騙。詐騙者主要利用了受騙者人性的弱點,比如貪小便宜,自我防范意識不足進行詐騙。
那么我們如何防止詐騙呢?從個人方面,首先,要養成好習慣,如果接到陌生電話,首先看一下是否是外地的,盡量不要去接聽外地的號碼,如果手機是智能的,請安裝國家反詐app等防詐騙的軟件,能夠一定程度防止已被舉報過的詐騙電話。其次,接到任何有公信力的機構電話號稱您的賬戶或者郵件涉及非法事件的時候,請相信自己,沒有做的事情無須擔憂。任何機構在凍結或者扣劃您的賬戶時全部需要有合法的手續去銀行執行,現在是法治社會,這些行為都必須有法律依據。再者接到親朋好友或者師友的電話聲稱手術或者急需借錢的信息或者電話,請務必聯系可以聯系的熟人確認相關事項。詐騙分子往往利用遇到急事時容易慌亂和擔心的心理進行詐騙,遇事沉著冷靜,不要輕易相信。最后,偽基站的高度發達使得客戶發生電信詐騙的幾率大大提高,同時作為高度發達的詐騙手段,仿基站往往防不勝防,在這里,如果收到這樣的信息。一定要了解機構公示的客服電話,而不是去聯系仿基站發過來的網址或者聯系電話。在生活中,我們要想不被詐騙,就要練就防詐騙、反詐騙的自我保護心理意識,提高防范意識,學習自我保護。從政府、社會方面來看,要加強各地防詐騙咨詢熱線的宣傳,調查發現60%的人不清楚居住地的防詐騙咨詢熱線。加重宣傳受騙后處理方法和詐騙罪的構成要件及相關法律的宣傳力度,多采用小視頻,宣傳講座,反詐騙軟件或活動等方式,積極呼吁群眾參與到反詐騙宣傳活動中。
天上不會掉餡餅,反詐騙,從我做起。


志愿服務隊在各自社區進行了一系列的訪談活動,深入的調查了關于詐騙的一些情況。我們大學生自身在專業學習之余,自覺嘗試接觸社會,增加自身的社會經驗,加強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同時重視安全教育,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對不清楚的事宜及時與學校老師溝通咨詢;再者增強自身的心理素質,樹立好正確的價值觀和金錢觀,一旦出現意外,沉著冷靜,注意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及時與父母和老師溝通。同時自己也要好好反省反省,為什么會造成這樣。在訪談中,關于被騙原因中最多的是有的人們有“貪圖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餡餅的心理,并且還應該注意保護個人資料信息,不可隨意注冊、填寫自己的身份、手機號碼、銀行卡號等私人信息,在做好自身防范的同時,積極向周圍的親人、朋友做好宣傳;發現電信詐騙要及時報警。如果掉入不法份子的陷阱,要及時采取措施,盡量減少損失。發現上當受騙不要有僥幸心理,應當迅速保存涉案證據,并及時報案,但是通過訪談看大部分的人還是不會進行報案的。詐騙案件頻頻發生已經成為嚴峻的社會問題,其背后所衍生的諸多問題都值得我們反思和思考。不管是現實詐騙還是網絡詐騙,騙子最終的核心或者是共同點都是一個騙字,只要我們多加強預防心理,切實做到“三不一要”: 不輕信、不透露、不轉帳,要及時報案。在訪談中,提到要多加宣傳來推進防詐騙。因此我們可以向各地社區建議一些宣傳的活動。可以通過懸掛橫幅標語、大喇叭定時播放、街頭宣傳、推廣國家反詐中心APP注冊安裝等方式,宣傳普及反電信網絡詐騙相關知識,進一步增強廣大群眾防范意識。同時,發動網格員、各級黨員干部、志愿者為反電信網絡詐騙志愿者,在全區范圍內組織開展防范網絡詐騙宣傳活動,做到反詐宣傳家喻戶曉。

“只只社會實踐隊”在山東省東營市匯豐社區“螢火蟲”小課堂和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共和中學開展了防詐騙宣講活動,其目的是有效提高學生對詐騙行為的識別和應對能力,積極探索更加有效的防范手段和工作機制。實踐隊員用輕松幽默的方式,為大家奉獻防詐騙的小視頻,PPT,小故事,讓學生在歡樂中認識到詐騙的多樣形式。志愿者集結孩子們,為孩子們講解防詐騙知識。志愿者們用“以案釋法”的方式面對面分析網戀騙局、兼職刷單等專題詐騙案例,講述詐騙種類、慣用的手段和套路、防范常識知識,為孩子們普及法律知識,提醒孩子不盲目向他人提供個人身份信息,不輕信任何網絡電話,不要隨意給他人轉賬,要提高警惕,加強防范意識,如若遇到異常情況第一時間報警求助,防止上當受騙。通過開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活動,切實增強了學生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識,使學生從思想上領會開展此次防范活動的重要意義,提高警惕性,保護自身和家人的人身財產安全,形成全民反詐良好局面,構筑居民財產安全的防護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