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為媒,賦能鄉村 ——開化暑期社會實踐感悟心得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強調“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正確處理好工農城鄉關系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必將為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明前進方向。
在浙江農林大學風景園林與建筑學院的組織下,為鼓勵和支持青年大學生到鄉村創新創業,深化浙江農林大學與開化縣人民政府“全校服務區域”的合作模式,舉辦了首屆“開源化境”杯全國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規劃大賽。我們團隊積極報名參與,在本次實踐過程中從前期調研,初步方案,再到中期設計優化,以及最后的成果匯報,團隊辛勤付出的同時也收獲了很多。
首先我們跟隨隊伍前往衢州市開化縣進行初步調研,在當地根雕、茶業等當地特色產業映入眼簾,“這里山好、水好、空氣好,在全省很有特色”。隨后來到我們團隊負責打造的景觀節點——獨山村鄉村綠地景觀,在不斷考察下我們了解到場地的地理位置,獨特的周邊環境,以及設計場地存在的現有問題。通過進一步與周邊的村民進行溝通交流,我們了解到當地村民們的生活習慣以及他們對于該場地的需求和建議。經過以上工作后,我們還與開化領導及指導老師面對面交流、文化學習與走訪,認真地完成了前期工作。
隨后我們團隊針對村莊現存問題,開展了相關文獻案例資料收集,搜尋國內外優秀案例,進行初步方案的設計。在設計理念上,我們團隊遵循環境保護、資源利用、多樣性設計、鄉土化設計四方面為主的鄉村人居環境營造設計思路,依據場地現狀、村民需求及未來發展前景,將獨山村兩塊綠地分別打造為“櫟櫧(立足)園”和“綠水青山帶”。在具體設計上李健和肖勝和老師重點指出鄉土植物的運用以及鄉村文化元素的挖掘,拓寬了我們的設計思路和想法。
在方案匯報階段,通過與“開源化境”賽事評審組的溝通和反饋,團隊及時發現和改進了設計方案中的不足,并逐步優化設計方案。實踐是理論落地的關鍵,要想將設計圖真正落實到實地,一定要經過一番千錘百煉,廣泛聽取指導意見以及當地村民的建議,真正落實到實地,才能逐漸變成一個好的、優秀的設計方案,讓我收益匪淺。
“藝術賦能,關鍵在于人。”我們風景園林專業如何相應習主席的號召,如何推動從“盆景一點”到“風景一片”,需要我們新時代的風景園林學子敢想、敢闖、敢干,主動擔當作為,凝心合力助推。雖然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時間很短,但是極大提高了我們的專業能力。引導了我們接觸、了解到了設計的真正落地需要完成的挑戰,同時也增強我們的責任感和團隊合作能力。“真理來源于實踐,實踐出真知”,我們只有在不斷參加社會實踐中才能將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里,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作者:王景輪 來源:浙江農林大學“開源化境”實踐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