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韻窯北村,花縈良渚邊—共“富”窯北小分隊
2023年7月16日至7月24日,浙江工商大學旅游與城鄉規劃學院共“富”窯北小分隊在團委書記霍錦葭老師的帶領下赴浙江省杭州市瓶窯鎮窯北村,通過全方位的調研,全面系統地了解到了窯北桃產業發展現狀,并運用所學專業知識,結合文獻調查與可行性分析,為窯北帶來了一份桃產業更新策劃書,規劃出一條“賞桃、摘桃、游桃村”的文化旅游精品線路,推進文旅融合及桃產業發展,助力解決窯北村的發展困境,促進鄉村振興。
固根基—線下線上協調配合,數據固牢調研根基 7月16日開始,為深入了解窯北村的桃產業發展現狀,實踐團隊開啟了數據收集工作。上午和傍晚較涼快時,實踐隊員們從窯北村口出發,分東西北三個方向進入窯北村發放問卷;而中午較炎熱時,實踐隊員們分別從抖音、美團、小紅書收集網友們對窯北桃產業的評價,并有針對性的通過問卷星發放了線上問卷。線上線下兩手抓,不僅提高了數據收集的效率、擴大了調研對象范圍,最重要的是增加了樣本量,為接下來的研究和策劃提供了堅實的數據基礎。
尋真“象”—尋根溯源看真相,深入了解桃產業現存問題 7月18日開始,實踐隊員們在總結與研究了數據反應的問題基礎上,發現窯北桃產存在淡旺季明顯等問題,在此基礎上隊員們實地走訪了村內的福山桃園、漁老大農莊和“毛元嶺”專業合作社等桃產業園。通過訪談相對應的負責人和對園內的觀察,從企業與合作社兩類組織更深入與全面了解了窯北桃產業發展現狀。
首先,實踐團隊員們參觀了福山桃園,作為窯北村最大的桃產業園之一,園內有浙江省高品質綠色科技示范基地,桃園內產出的桃子還曾榮獲首屆桃王賽金獎。在負責人的帶領下,實踐團成員參觀了整個桃園,談到桃園的發展與歷史,農場主胡加福說到:“國家鼓勵返鄉創業者回來,也給了農村不少的資助,也正是國家政策的支持,才讓我更加大膽地去嘗試與探索。”
隨后,實踐團隊員們參觀了“毛元嶺“桃果合作社,合作社負責人俞忠良誠懇地說道:“雖然我們合作社成立了”毛元嶺“水蜜桃品牌,但是其實村內很多散戶的桃子是達不到標準的,這導致我們也無法收購其他村民的桃子,從而達不到提升附加值和經濟收益的目的,有時候我們是想幫村民一把,但是也沒那個能力與精力。”這番意味深長的話背后反應的是窯北村缺乏桃子種植技術的普及。
聽建議——回首窯北發展歷程,展望桃產更新未來 7月21日,實踐團隊走訪了窯北村村委會,村書記給我們講了窯北村地發展歷程:窯北轄區有魚佬大農莊、福山農場、柴車墓、塘山遺址等眾多文旅資源。村民以果蔬種植、家禽、水產養殖為主,特別是水蜜桃已成為窯北村的特色產業,水蜜桃年產量達1000多噸,產值300萬元,具有較大的市場。近年,窯北村先后獲得過省級衛生村、杭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良渚遺址保護先進單位和3A級景區村莊等多項榮譽。2019年3月29日揭開了花朝節帷幕,瓶窯鎮“桃花節”在窯北村毛元嶺順利進行,現場有:花海騎游、青年交友活動、民俗祭花神、越劇《白蛇傳》選段及傳統服飾的cosplay秀等活動。同時,村書記也分享了他在任期間發現的桃產業存在問題,其中一個就是宣傳力度低,銷售渠道單。多數桃子以線下售賣為主,鮮少采用線上售賣方式,購買群體也以周邊地區居民為主。村書記說:“我們正在著手嘗試直播帶貨,并想把直播帶貨這項技能帶給老百姓們,讓老百姓在家也能賣桃子。”訪談過程中,實踐團隊進一步感受到了村委發展村內產業,幫助老百姓的決心,也更明確了村內桃產業的問題所在。
綜合多方面的調研信息,實踐團隊明確了窯北村桃產業發展現狀與存在問題,創新性地提出了窯北村桃產業的更新策劃:從“桃樹四季變化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窯北村淡旺季明顯”的問題出發,依據桃樹開花期(2-3月份)、結果期(8-9月份)和其他期的自然變化,開發了一一對應的“賞桃、摘桃、游桃村”一條龍產業鏈,幫助解決窯北村發展困境,在促進窯北村產業振興的基礎上,推動促進窯北村的文化振興、人才振興與生態振興,最終助力窯北村的向上發展。村委書記與村民在看完策劃書后也為策劃項目提出了改進空間與現實性建議,這為后續實踐團隊完善項目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改進空間,同時村委書記也表達了對這份策劃書的感謝,書記說到:“大學生很多創新點是我們所想不到的,這份策劃書為我們提供了很多的新思路。”
共促桃產發展,共富窯北村。浙江工商大學旅游與城鄉規劃學院共富窯北實踐團隊將繼續以“青春浙江行,共富”窯北“村”為主線,結合文獻資料與實地考察,持續推進窯北產業更新,深入田間地頭和村屯農家,在服務鄉村振興中解民生、治學問,為窯北桃產業注入新的活力,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實現浙江全面振興新突破,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浙江實踐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