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0日,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桂文化考察隊赴廣西省桂林市陽朔縣高田鎮的侗族聚集區----月亮山古寨開展實踐活動,游冠絕天下之山水,品神奇瑰麗之文化。
月亮山是陽朔的一大奇觀,山頭上兩面貫通的天然石拱構成明月高掛山峰之絕景,倘若開車繞山賞“月”,則會經歷由上弦月逐漸變為半月、滿月、下弦月的月相變化,宛如白日觀夜月,玄妙無比。“山穿月曜無圓缺。月出山輝任去留。”如此鬼斧神工之作,也不怪乎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游山時驚呼道:“這山頭的月亮是用導彈打穿的吧?”

侗族古寨坐落于月亮山下,在當地“牛阿哥”的熱情帶領下,考察隊深入古寨,近距離觀看學習了當地特色的民族舞蹈節目《偷菜》和《月緣》。在侗族的傳說里,月宮仙女會在中秋把甘露灑向人間。侗族姑娘會在中秋清晨起床到菜地里采集有甘露的瓜菜,而侗族小伙則可以趁機偷菜并當場吃掉,姑娘們和小伙在菜地相遇,歡歌笑語,很容易碰出愛情火花。這一習俗給中秋侗族增添許多歡聲笑語,同時帶來因月而締結的長久姻緣,以及種族的延續。小隊成員更是親身參與到當地的民族舞蹈之中,和當地人民一起載歌載舞,相互傳遞美好的祝愿。

侗族舞蹈節目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一支,曾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高度評價。習總書記強調“桂林是大自然賜予中華民族的一塊寶地”、“保護好桂林山水就是對國家對民族最大的貢獻,這就是你們的‘國之大者’”、“桂林要吃好‘山水飯’”,為桂林走好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道路提供了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如今,漓江作青羅帶,月亮山如碧玉篸,依山傍水的侗族人民熱情地接待著五湖四海欲游桂林山水、品侗族文化的游客,描繪出一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各族人民齊心協力的美麗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