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愛農情懷,助力科技養殖
從貧窮到小康,中國的發展,中國人生活的改變,是由一顆顆被汗水浸潤的勞動果實“墊高”的,是由一個個改變命運的富民產業發展而來的,這些產業蓬勃的生長在充滿生命力的土地上。
為了進一步了解當地的養殖場的環境,布局以及土壤和水質的檢測,錦州醫科大學畜牧獸醫學院奔赴遼寧省阜新市“厚植愛農情懷,助力科技養殖”本科生社會實踐團隊于7月22日深入實地,發掘先進事例,在當地居民的介紹下,進一步了解到了其大致環境,深刻體會到了科技養殖為人們帶來的益處。
走進養殖小區合作項目,配套全自動喂料、飲水、保溫和清糞等智能系統,通過智能化和標準化養殖,以糞便資源化利用為清潔能源,推出多種畜禽糞肥還田利用方案,讓綠色、安全、智慧、節約和高效生產有機融合,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兩不誤。
從一家農戶到千萬家農戶,從一個村到千萬個村,隨著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政策體系加快構建,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紛紛破土而出,各地捕捉農業產業發展良機正當時。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和人口的不斷增加,中國的耕地面積不斷減少,而耕地肥力下降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土壤養分缺失是導致耕地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這對中國農業產生了嚴重的影響。自然農耕種植方式是一種利用自然生態平衡原理,依據植物生長規律,綜合運用農業學、生態學等知識,實現自然循環和土地的自我修復,以達到環境保護和提高糧食質量的目的。在自然農耕種植方式中,農民盡可能模擬自然環境,杜絕使用農藥和化肥,同時,盡量采用自然方法防治害蟲和病害,比如利用什菜同作、輪作等方式增強土壤生命力,提高作物抗病蟲能力。這種方法的好處包括:提高土壤質量,減少污染,提高糧食品質,保護生態平衡。自然農耕種植方式是一種更健康、安全、環保和可持續的農業生產方式,不僅能夠充分利用土壤、水源、光能資源等,而且解決了人與自然生態的利益問題,這種方式必將成為未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主流。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之一,它的用途十分廣泛,包括飲用、洗滌、工業用水等。然而,由于人類活動的影響,水質問題日益嚴重,給人類和自然環境帶來巨大的影響。
農村飲水安全,是指農村居民能夠及時、方便地獲得足量、潔凈、負擔得起的生活飲用水。農村飲水安全包括水質、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證率4項評價指標。
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一直是農村發展的重要問題。在過去,由于農村供水設施落后、管理不規范等原因,農村飲用水存在著水質不達標、水源受到污染等問題,給農村居民的健康帶來了很大的威脅。據統計,我國農村飲用水中存在的污染物主要有硝酸鹽、氟化物、重金屬、農藥等,這些污染物對人體與動物健康的危害非常大,長期飲用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我們要著手去考慮并解決這一問題:首先,加大對農村供水工程建設和運行的資金投入,完善農村供水設施,提高供水管網的覆蓋率和供水能力。其次,加強對農村飲用水的監管和管理,采用MTW400A飲水安全測控一體機,建立健全農村飲用水水質監測體系,及時發現和處理水質問題。最后,加強對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知識宣傳和教育,提高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意識和環保意識。
通過本次走訪,實踐團隊充分了解到農業養殖遇到的困境以及未來的發展模式,著手考慮其未來的規劃,深刻學習其中的意義。創新生態農場推廣機制。發揮生態農場在產地環境治理、生產過程控制、產品質量提升、市場營銷服務等方面的主體作用。搭建科研合作、成果推廣、社會實踐、互利共享的服務平臺,打造出各具特色的生態農業建設品牌。發揮產業化經營優勢,不斷推動“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美麗鄉村建設,樂見更多像“政銀企村”共建模式的有益探索,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力量。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尋訪桂東社區,探索多元生活
- 2023年7月初 — 在全國上下老舊小區翻新改造熱潮永動的大背景下,西南石油大學外國語學院2021級學生張義航、高園園、羅昀嘉、黃蘆萱、
- 08-22
- 扎根社區基層 彰顯青年使命
- 2023年8月17日,貴州商學院會計學院“以愛之名”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去到了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金民社區居委會參與基層工作
- 08-22
- 重走長征路 逐夢青年行
- 貴州商學院會計學院社會實踐隊前往畢節市金沙縣大塘渡烏江大橋開展“尋紅色記憶,筑青春之夢”專題實踐活動,實踐隊全體隊員重走長征路
- 08-22
- 憶鄉愁看變遷展未來
- 貴州商學院會計學院“以愛為名”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伍畢節市金沙縣易地扶貧搬遷鄉愁館開展“憶鄉愁看變遷展未來”的鄉愁館參觀活動
- 08-22
- 協力科普為民 筑愛行動暖心
- 行之愈篤,知之益明。為進一步將健康生活理念向老年群體推廣,2023年7月,南京師范大學食品與制藥工程學院“知食為先,老有所安”老年
-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