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文明之源,尋文明之根
為進一步深入探尋中華民族文明之源,長安大學“尋中華文明之根,傳中華文化之魂”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于8月11日踏上了甘肅天水的熱土,前往麥積山、伏羲廟、天水市博物館和大地灣遺址等著名文化遺址,旨在深入挖掘中華文明的起源與輝煌。
調研團隊首先來到了天水市麥積山石窟。麥積山石窟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始建于北魏時期,歷經隋、唐、五代、宋、元等朝代的修建和擴建,是我國古代石窟藝術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座以奇峰怪石、雄奇險峰、百級石梯著稱的山岳古跡,是追溯中國文明發展歷程的重要據點之一。團隊成員們詳細了解了麥積山的地質情況、石窟的發掘情況、石窟蘊含的傳統文化情況以及石窟的保護情況。同時,調研隊也了解了麥積山的景區建設、文旅融合發展等情況。

隨后,團隊抵達了天水市伏羲廟。作為“人文始祖”的伏羲被譽為是中華文明締造者,也是“三皇”之首。伏羲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中國人民的精神寄托,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實踐隊詳細了解了伏羲廟的歷史和廟中所呈現的伏羲文化,詳盡記錄了伏羲為中華文明發展做出的貢獻。在與伏羲廟工作人員交談中,團隊成員們深入了解了廟宇的保護工作和伏羲文化的傳承發揚工作,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帶回學校,供后續研究參考。

為更全面地探索中華文明的源流,調研團隊還參觀了天水市博物館和大地灣遺址。天水市博物館以伏羲文化為主,實踐隊仔細觀賞文物和展覽,通過文物的敘事,對天水地區的歷史變遷和文化傳承有了更具體和深入的認識。大地灣古人類遺址是我國西北地區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之一,對研究我國西北地區及黃河中游舊石器的人類活動、環境變遷和文化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實踐隊通過參觀大地灣博物館、大地灣聚集村落、大地灣遺址等,詳細了解了距今8000年錢在渭河流域古人類的生活狀況,為研究舊石器人類起源和人類文化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據,也讓團隊成員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意識到了文明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性。

探尋中華文化之根,延續中華文化之魂,本次調研活動不僅使團隊對中華文明的起源與傳承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提升了成員們的實踐能力與知識儲備,使他們內心深處在此種下了中華文明的火種,這份傳承,也將綿延向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