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農村,探究生態保護
生態環保,不僅是世界范圍內的熱議話題,更是新時代背景下鄉村發展的重要方向。曲阜師范大學工學院“鄉食鄉知,科攜振興”實踐調研團于7月17日在山東省日照市植物園開展實踐調研活動,實地探究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與鄉村振興之間的緊密聯系。
實踐隊員來到日照市植物園進行研究工作,大家圍繞著標志為綠色的堆肥箱展開了觀察記錄,記錄堆肥箱的各種情況及各項指標。堆肥技術作為一種環保、經濟、高效的廢物利用方式,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推廣和應用。它可以將農業廢棄物轉化為肥料,有助于提升土壤肥力,減少化肥的使用,保護當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可以在鄉村宣傳普及堆肥箱技術,提高農產品質量,改善鄉村生態環境。
據了解,堆肥技術的核心在于將廢棄物轉化為有機肥,然后通過農作物的生長,將有機質和營養物質吸收,從而達到廢棄物資源化和土壤改良的目的。這種方法既解決了農業廢棄物的處理問題,同時改良了土壤質量,減少了化肥的使用,保證當地生態環境的穩定運行。
實踐隊員通過實地考察和細節觀察,深入了解堆肥技術的工作原理,包括廢棄物的分類、處理、發酵、成熟、利用等環節,以及堆肥箱的設計、結構、操作等技術細節。“綠色堆肥箱是一種專門為有機物的有氧分解而設計的堆肥箱模塊”,工作人員陳女士介紹到,“它的設計參考了獨立便攜式式箱體,實現了從所有側部無阻礙地接近。”實踐隊員通學習堆肥箱原理,了解到農業廢棄物處理和利用的整個過程,并以此為農村的生態保護和振興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
在此次以生態振興為目標的探訪植物園和考察陶家村的實踐活動中,實踐隊員不僅深入學習了綠色堆肥箱的應用技術,還成功將這項技術推薦給陶家村的委員會工作人員。
作者:王妍 來源:“鄉食鄉知,科攜振興”實踐隊
- 社會實踐——探訪盲人植物園
- 近日,“鄉食鄉知,科攜振興”實踐隊前往山東省日照市進行走訪調研,對盲人植物園區域進行了解。
- 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