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指出,要引導社會互助共濟等方式,幫助困難家庭分擔供養、照料方面的負擔。因此,“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社會養老模式,是當前積極老齡化、健康老齡化、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解決農村養老問題的新嘗試。為了適應人口老齡化需要,探索新型養老模式,曲阜師范大學傳媒學院Time Bank調研隊于2023年7月19日來到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臨齊街道西街社區展開實地調研,了解當地對“時間銀行”互助養老的服務意愿,宣傳普及時間銀行服務模式。
開展實地調研,選擇實踐主體在前期準備中,實踐隊員了解到時間銀行在我國是一種新型的互助養老模式,類似于儲蓄機構,用來儲蓄志愿服務時長,同時也是一種中介性質的平臺,可以把志愿者和服務需求者有效對接起來。具體來看,時間銀行主要有廣義和狹義兩層含義。廣義上,時間銀行是指不同年齡階段的志愿者通過進行志愿服務來存儲志愿時長,等自己有需求時也可以兌換相應時長的志愿服務;狹義上,時間銀行是指由低齡老人為高齡老人提供志愿服務,積累服務時長,待自己年老需要服務時,可以享受同等時長的服務。與此同時,實踐隊員還了解到在我國,“時間銀行”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大部分的“時間銀行”都是由社區自發建立而成的。因此,實踐隊員選擇深入社區調研,并對不同年齡段的居民就時間銀行的相關內容進行宣傳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