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國家政策,了解并落實青島構建“六個體系”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理念,探訪“口袋公園”建設背后的故事,2023年7月4日,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希青”調研團進行第二次線上會議,針對本次實踐活動的總體安排與青島生態公園建設現狀進行了深入討論。
圖為“希青”社會實踐調研團線下實踐總體安排大會
經團隊成員協商,會議首先確定線下實踐調研活動以分組方式進行。其中,第一組成員探訪地點為:中山公園、八大關公園、嶗山公園及其周邊口袋公園;第二組成員探訪地點為:棧橋公園、小青島公園、海濱公園及其周邊口袋公園;第三組成員探訪地點為:小魚山公園、浮山公園、信號山公園及其周邊口袋公園。活動過程中應考察并記錄公園的綠化建設、道路建設、便民基礎設施建設等基礎情況;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公園游客及工作人員等進行訪談。

圖為會議中線下實踐安排內容
此外,在本次會議中,團隊成員總結出系列安全注意事項。首先需要事先了解目的地,查閱資料提前掌握實踐地點的地理及社會環境,以便做好應對準備。第二,保持通訊,確保手機和通訊設備的暢通,以便在需要時與他人聯系。第三,線下實踐必須集體行動,保證結伴行動,避免單獨行動,特別是在陌生環境中。最后,出發前要先了解當地緊急求助電話和服務設施,以備發生緊急情況時使用。

圖為會議中線下實踐安全注意事項內容
會議最后,團隊成員以前期收集資料為基礎,針對青島口袋公園建設現狀進行討論。截至目前,青島已完成395個口袋公園建設。雖然公園建設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中,但仍有部分市民不了解該項政策,“口袋公園”理念需要更多宣傳與普及的機會以貫徹落實。口袋公園是有效推進城市公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方便群眾休閑健身活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次實踐活動,成員將聚焦于口袋公園的人文文化關懷以及生態保護,結合城市發展情況與中國國情,為“城市口袋公園”制度和政策的完善提供新思路;向市民進一步推廣“口袋公園”,助力青島市公園城市建設攻堅;聚焦于城市綠化和人性化設計的角度,全面考慮“口袋公園”的“優”與“憂”。
圖 | 朱寧皓 李天潤
文 | 李天潤
編輯 | 朱寧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