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繪童心,攜手向未來
杉木是柏科杉木屬高大喬木,為我國南方的重要經濟樹種,福建是其的原產地之一,福建農林大學林學院的杉木研究對福建杉木產業發展貢獻卓越。來自福建農林大學的志愿者走進龍巖連城莒溪中心小學,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一節別開生面的杉木課堂。
課堂上,志愿者先向小朋友們分享了杉木小知識,同時提到了就坐落在龍巖上杭白砂國有林場內的2458畝人工杉木林。四十五年的不懈努力,龍巖營造出了我國集中連片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人工杉木大徑材林!作為龍巖的學子,小朋友們都為之驕傲。
杉木之父俞新妥教授曾言:樹木樹人,一生追求。此次三下鄉夏令營活動雖僅有短短的半個月,但志愿者絲毫未懈怠,努力創造出精品高效且有趣的課堂,同時為小朋友們帶來快樂與知識。為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向朋友們傳遞福建農林大學林學的精神與底蘊,寓教于樂,志愿者選擇了結合了木材的自然紋理和小朋友們的創意的一種獨特而精美的藝術形式——杉木畫。
當提及杉木畫時,可以將其歸類為自然農林類專業。杉木畫融合了大自然中杉木這一重要的農林資源和藝術創作,結合了木材工藝與美學觀念,既展現了杉木的自然紋理和特點,又通人們的創意與技巧創作出獨特的藝術品。杉木畫作為自然農林類專業,不僅展示了杉木的美感和可塑性,也凸顯了對自然環境的尊重和保護。它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學習和創作平臺,培養了他們的綜合能力,同時也推動了杉木藝術在農林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當木片染上顏料,自然的紋理透出畫面與色彩融為一體時,大自然的氣息就從作品中躍然而出了。木片為紙,樹皮為框,上色后顏料漸干,木片的紋理也逐漸凸顯,那種天然的紋理線條和畫面融為一體,相互襯托,相映成趣,學生們在杉木片上面細細描繪著自己的作品,這種取材于大自然的繪畫方式,讓學生感受到自然最原始的魅力,領悟到別樣的美。杉木被加工成一個一個小圓木片,表面進行拋光,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圈又一圈的年輪,那是時光留下的印記。杉木繪畫之美有一部分就來自于每一塊木片的獨特性,每一圈年輪都有著不一樣的回憶,歲月穿梭,孩子們充滿童真的畫筆賦予杉木片新的生命,留下新的記憶。
小朋友們的腦袋里擠滿了天馬行空的想象,要將這些奇妙的想法表達出來,不一定需要文字或者畫布,小小的杉木片上的,描繪了小朋友們最真摯的想法,完成一系列帶有的杉木繪畫作品,讓人愛不釋手。當杉木片染上丙烯顏料,當斑斕之色爬上大自然的一葉扁舟,當靈感自由流淌在筆尖,這種取材大自然、畫出大自然的繪畫方式,不僅能帶小朋友們進入繽紛的色彩世界,還能讓人切身感受到大自然最原始的獨特魅力。只要小朋友們開動腦筋,發揮想象,就能將這些木塊變成一幅幅富有創意的DIY木藝畫。
志愿者教授學生關于杉木畫的基本知識、技巧和創作方法,幫助學生理解杉木的特性和如何將創意轉化為藝術作品。在志愿者的幫助下,小朋友們的各種想法通過筆尖流露在杉木片上,創作出獨特的杉木畫作品。這個過程既是對學生創造力的挑戰,也是培養他們耐心和細致觀察力的機會。通過此次藝術實踐和創作,小朋友們能夠培養對藝術的敏感性和觀察力,開拓視野,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感受到藝術帶來的快樂和滿足感,促進他們對藝術的熱愛和追求。
一節課下來,每個小朋友都完成了自己的杉木畫作品。每一個小朋友都是天生的藝術家,每一個作品都是獨一無二、充滿天真的童趣的藝術品。小朋友們完成作品后,志愿者組織了作品展示與分享活動,展示他們的創作成果并與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創作心得和體會。這一過程不僅能提升自信,還能夠培養他們的交流與表達能力。
親手觸摸杉木片,感受年輪的歷史痕跡,從中接觸大自然。木片與生俱來的自然的淳樸味道,與孩子們天馬行空的色彩斑斕的繪畫結合,碰撞出不一樣的色彩故事。杉木畫活動不僅豐富小朋友們的藝術文化生活,也激發了他們的創作熱情和想象力。它為小朋友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藝術體驗和成長的機會,并且能夠進一步推廣和傳承杉木畫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
作者:黃錦秀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