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悉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赴漳州市“服務三農”社會實踐隊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探索科研新境界。7月5日上午,在胡紅莉老師的帶領下,實踐團成員來到了漳州市西湖村的福建農林大學鮮食玉米科技小院。在科技小院研究員的帶領下,展開了科普宣講,切實了解了當地鮮食玉米產業現狀及耐密高產技術。同時以理論與實際結合,深刻認識鮮食玉米病蟲害防控技術,貫徹了“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樹立了“綠色植保,公共植保”的意識,以學止風,以學促干,踐行了把雙腳扎進泥土里,把論文寫在田地上的理念。同時,隊員們樹立了遠大的目標和理想,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腳踏實地。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
隨后,隊員們前往福建省漳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進行參觀學習。研究所圍繞漳州農業九大產業確立科研方向,根據農科所現有情況,重點圍繞食用菌、果樹、蔬菜、中草藥等產業開展品種引進篩選和選育,先進栽培技術,重要病蟲害綠色綜合防控技術。研發適宜漳州種植的優良品種及相應配套技術,促進優勢特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在研究所里,隊員們了解了漳州農業科學研究所發展歷程,學習了相關花卉培育技術和食用菌新品種選育技術以及農業創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
目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較大成就,但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未來作為植保學子,我們應該腳踏實地、循序漸進、穩扎穩打,多做打基礎的事,以科技創新,加快建設農業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