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名躬身實踐,以教育為基傳承嶺南非遺
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初·音實踐隊以美育教育理念為基礎,結合當地嶺南傳統非遺文化特點,立“嶺南傳統文化藝術在小學課程中的傳承”為調研選題,探究嶺南文化在小學藝術課程中的傳承方式和效果,以及探索如何更好地將嶺南文化融入小學藝術教育中。
嶺南傳統文化藝術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深厚的歷史傳承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在小學階段,通過將嶺南傳統文化藝術融入藝術課程中,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認識和傳承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嶺南文化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地域特色,對中國乃至世界文化藝術產生了重要影響。當前,中國教育體制正進行著綜合的教育改革和課程發展。注重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和素養,將傳統文化融入到藝術課程中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方式。嶺南傳統文化藝術在小學藝術課程中的傳承研究,符合當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要求。然而,在當代社會,由于城市化進程、教育體制改革以及全球化的沖擊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嶺南文化在小學藝術課程中的傳承面臨著一系列挑戰。
根據背景的調查以及對地域的探索,我們通過文獻綜述、問卷調查、訪談和焦點小組、實地考察、課堂實踐、教學案例分析等方式,旨在全面而深入地研究嶺南文化在小學藝術課程中的傳承問題,獲取豐富的數據和信息,為研究結論的形成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證據。
本調研有綜合性探究視角、實踐性研究方法、關注學生參與度、實用性成果戰略等特點,注重教師培訓及學生感受,真切做到貼近學生,探究最合適的教學方法,為嶺南文化的傳承找到更好的方式。
在傳統文化面臨著傳承的挑戰時,均安鎮小學在不斷努力加強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和推廣,同時傳統文化的傳承方式和教學方法需要不斷地創新和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和學習積極性也需提高,才能讓嶺南傳統文化藝術在小學藝術課程中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從學校到鄉村教室,我們用心設計每一個課堂,努力尋找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從課堂教學到日常生活,我們用眼力發現每一個夢想,用愛給予力量和希望;從設計策劃到落地實踐,我們用實踐傳遞信心和民族力量。傳播嶺南非遺文化不止一朝一夕,是以師范生的視角,利用更好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創造更適合鄉村學生的教育,描繪未來的鄉村教育藍圖。
作者:黃淑蕾 來源:華南師范大學初·音實踐隊
- 青春筑夢新時代 資助護航向未來
-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落實廣東青年下鄉返鄉興鄉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
-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