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學生蘇州7月26日電(通訊員 吳靜怡)日前,為近距離體驗基層醫院醫師工作,蘇州大學蘇州醫學院2023醫行宿遷鄉村振興促進實踐團來到江蘇省宿遷市宿遷龍河人民醫院,開啟了為期三天的二級基層醫院特色科室見習實踐活動。此次實踐活動為醫學生們提供了近距離接觸臨床的機會,實踐團成員收獲頗豐。
醫院工作初體驗。在各個科室主任的帶領下,團隊成員們分別體驗了中醫康復科、兒科與外科的日常工作。實踐腳步由淺入深,從中醫康復科的觀看把脈,刮痧,拔火罐,到兒科的使用聽診器,從外科的查房,到“全副武裝”進入手術室近距離觀看,成員們看到的不僅是醫院一如既往的日常,更多的是醫生,護士,和技師們的各司其職,在崗位上的奔波忙碌,兢兢業業,即便是基層醫院,也“五臟六腑俱全”。
圖為實踐隊員在帶教老師指導下體驗拔火罐。劉雨桐 攝
基層特色初感受。宿遷龍河人民醫院作為基層公立醫院,是非盈利單位,實現了藥物零差價。基層醫院雖有這般惠利,但也有自身的無奈。在兒科實踐時,兒科的醫生告訴成員們說,在基層做檢查時偶爾會遇見患有特殊疾病的小孩,但基層醫院條件受限無法救治,只能告知其父母,讓他們前往三甲醫院治療。“但是雖然我們無法給予治療,但我們依舊會細心診斷,因為越早發現,越早治療,孩子不留遺憾地痊愈的可能就越大,活下來的可能就越大。”成員們表示心靈受到了震撼,這才是真正的基層,才是真正的為人民服務,才是真正的作為醫生的職業道德。
圖為實踐團成員觀摩兒科醫生門診。陸云杰 攝
醫生職責初感悟。成員們在外科跟隨主任進行查房時,聽到了發自百姓的各式各樣的疑惑,主任總是耐心解答,安撫焦慮。如《人間世》里所說,“有時是治愈,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醫生的責任不僅在于身體治愈,更包含了心靈治愈。這使得我們成員對醫生職業的認識更進一步,對醫生職業的敬意更上一層。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外科醫生一起查房。陸云杰 攝
此次龍河人民醫院特色科室見習實踐活動為團隊成員們提供了很好的醫學知識學習及實踐平臺,有助于實踐團成員將平日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來。同時此次實踐活動也有助于實踐團成員更直觀的了解與認識鄉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情況,為后續進行鄉村支醫實踐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外科醫生指導下觀摩手術。陸云杰 攝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中醫康復科前合影。羅煜凱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