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五天的調研,讓我看到了縣域實踐的‘梁子湖答案’。”近日,武漢大學“中國之治·縣域實踐”鄂州分隊一行9人來到梁子湖區,實地調研生態環境保護。結束調研后,實踐隊員喻晨忻如此感嘆。
梁子湖區,隸屬于鄂州市,梁子湖區因梁子湖得名,當地人“靠湖吃湖”。區內生態秀美,林木蔥郁,旅游資源豐富,2021年成功入選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2022年,武漢和鄂州兩地生態環境部門簽署《武漢鄂州梁子湖水生態環境保護協議》,同時,武漢城市圈以梁子湖為先行示范區,打破行政區劃限制,設立梁子湖流域河湖長,武漢、鄂州、咸寧、黃石四市輪崗,統籌協調流域內河湖管理保護、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保護與修復等,實現梁子湖全流域共治。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2013年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鄂州并與當地村民代表座談,留下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殷殷囑托。來到總書記寄予囑托的土地,這群大學生們從生態治理、全域旅游、共同締造三個方面深入領略發展成就、剖析成功范例、學習先進經驗、找尋當前問題、把握未來脈絡。
調研中,實踐隊員們發現一系列“全域秀美、美麗鄉村”先進范例:萬秀村的生態廁所采用本地的防腐竹和防腐木建造而成,經過特殊設計的屋頂,可以收集雨水進行再利用,并且安裝了微動力的污水處理池;余灣村、萬秀村等地的荊楚派建筑群,將中國傳統文化融于生態文明與美麗鄉村建設中;涂家垴鎮、沼山鎮等地著力打造的生態式手工壁畫,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牢牢繪于人們心頭。
訪談中,實踐隊與多名返鄉創業青年交流,他們結合當地生態優勢,打造“一村一品”,吸引周邊游客——官田村把握種植“九品香蓮”的獨特地理優勢,建立九品香蓮生態種植基地,與旅游觀光、團建研學、產品推廣等活動有機結合,打造官田特色旅游示范區;涂家垴鎮張遠村藍莓基地、沼山鎮楠竹村吳都花卉、胡進村林果產業基地等都是梁子湖區生態農業建設的中流砥柱。

“ 從藍莓產業到生態建設,從茅圻村‘有煩惱,找巧巧’基層治理范例,到余灣村‘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成功實踐;從王鋪村‘一元錢工程’到青年代表金恢華毅然返鄉干事業,從區委區政府統籌規劃和接續努力到梁子島生態優先文旅融合的有益探索,讓我對中國之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喻晨忻說。
據悉,“中國之治·縣域實踐”實踐隊由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本科生與武漢大學青馬班學員共同組成,以湖北省為主要調研地,赴梁子湖區、棗陽市、潛江市、羅田縣等11個縣市區開展實地走訪、座談調研,走訪調研后將形成一批“中國之治×縣域實踐”相關案例及調研報告,梳理總結新時代縣域治理的典型案例和實踐經驗,用青年話語體系觀察和闡述中國之治的“成功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