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指示精神,積極響應十四五生態文明規劃,深入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7月15日,西安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社會實踐隊前往陜西省商洛市柞水縣金米村進行實踐活動,對柞水縣金米村生態文明保護成果進行深入學習,增強生態保護時代責任。

金米村位于柞水縣小嶺鎮下轄村,2021年3月18日入選中國生態文化協會“2020全國生態文化村名單“,2022年12月金米村確定為陜西省”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建設示范點。依托著秦嶺山脈布局,金米村已形成了特色木耳產業發展加一院一景的鄉村風貌。
經介紹,當地黨委政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秦嶺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考察時做出的“秦嶺生態衛士“重要指示,認真貫徹執行《陜西省秦嶺生態保護條例》,持續加強監管。如今,柞水縣累計實施生態修復項目64個,全縣森林覆蓋率88%以上,優良水體占比100%,榮獲了中國天然氧吧,陜西省生態縣城,陜西省森林城市等多項融入稱號。


秉承著“敦德勵學,教學相長”的西安工大精神,隊員們實地走訪調研,了解到金米村最初種植木耳方式為段木栽培,由于對植被的破壞性高,木耳的產能低,金米村將種植方式進行優化,現今已更迭為更為環保的菌包種植。這種種植方式不僅僅提升木耳產量,保護環境,還能提高木耳的產量。此外,在參觀學習中,隊員們深入的了解到,種植木耳后的廢棄菌包也有大用途,廢菌棒可以制成飼料、有機肥、生物燃料,廢菌袋可以回收制成塑料顆粒,實現循環利用。

針對菌包處理,隊員們有了較為具體的認知。菌包處理主要有5方式,一是廢棄菌棒有5%~10%的粗蛋白,粉碎發酵后,可作為家畜飼料;二是作為其它食用菌的原料;三是廢棄菌棒粉碎后發酵制成堆肥或加工成有機肥;四是制作成生物質顆粒再利用;五是廢棄菌袋集中回收塑料顆粒再利用。


此次實踐活動是實踐隊隊員體會自然力量的途徑,也是經濟管理學院學子學習“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良好天地。通過此行,使隊員們深刻體會到綠色理念的樹立對于生態循環、社會發展和個人生活重要性,勵志成為生態文明保護的宣傳者和踐行者,為建設美麗中國而做出貢獻。
單位:西安工業大學、文:張郁瑾、張鑫宇、圖:趙雨鑫、審核:石慧敏、聯系電話:1870081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