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推動印信文化傳承發展,豐富青年學子精神文化生活,7月18日,寧波財經學院“印·信文化”暑期社會實踐團來到杭州市政協新時代協商民主實踐中心,參加由臨安政協主辦的天目講堂暨“吳越千年·印信同心”專題講座。這是一堂意義非凡的印信文化課,突出以優秀傳統文化力量培育時代新人,以優秀傳統文化價值籠絡時代新人。
“‘印’,為千年傳承的優秀傳統文化,也昌化國石的最佳載體;‘信’為中華傳統美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一環;‘同心’則是所有中國人的凝聚方向。‘印信同心’,既是臨安精神的寫照,也是矢志奮斗的方向。”講座上,臨安區政協委員、政協書畫院院長、西泠印社社員、臨安印社社長王勛老師以“吳越千年·印信同心”為題,闡述了印信文化的歷史背景和傳承意義。并從印信的發展史探知傳統誠信價值觀,從印信文化的文明史、文藝史視角看待優秀文化傳承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印信文化到同心踐行的意義和價值體現,符合中國共產黨的治國精神三個方面,深入淺出地講述了印信文化與吳越文化的歷史淵源與傳承演變。
最后王老師以傳承的意義作為結語,強調必須要發展優秀傳統文化,建立良好群眾基礎,實現偉大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整場講座通俗易懂、內容豐富、深入淺出,受到在場成員的一致好評。講座結束后,王勛老師還為大家演示了印章篆刻。王老師簡單介紹了下篆刻的兩種方法沖刀和切刀,相對應的演示了這兩種方法,并且教授了握刀方法,“不用太用力的,不要用力往下壓”“大家不要呼啊呼啊吹,不要讓石粉吸到鼻子里”王老師細心的講解這篆刻的每一個細節,介紹了兩種刻的方法,讓團隊成員有了充分的理論知識。
了解篆刻流程后,團隊成員們左手拿石、右手持刀,躍躍欲試想要親手體驗一番。在王勛老師及區政協書畫院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團隊成員們紛紛拿起刻刀開始體驗篆刻。篆刻過程中的一刀一線都考驗著大家的專注力和耐心,講求“慢工出細活”,不僅要講究構圖,更要掌握好角度和力度,才能篆刻出精美鐫秀的印章。伴隨著刻刀與篆石碰撞發出的熱鬧的“咔咔”聲大家逐漸掌握了篆刻技巧。隨著篆刻刀的游走,印石上漸漸顯出字形與輪廓,一方方精美的印章在手中慢慢成形,大家紛紛完成了自己的印章作品。在老師的帶領下,團隊成員們在印章面上蘸滿印泥,并印在宣紙上,一個個精美的“印信”二字出現在了紙上,都來自一個個篆刻新手。每個人臉上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沒動手篆刻前覺得很難,嘗試之后覺得入門不難,希望自己可以在篆刻中學習了解更多的篆刻技巧和印信文化,弘揚好我們的傳統文化。”寧波財經學院何同學說
活動的開展,展示了中華民族講誠信、守誠信的文化傳統,引導青年學子們以印立信、以信鑒行,同時也為印信文化的推廣傳承打下良好基礎。下一步,區政協書畫院將繼續圍繞“天目講堂”主題,豐富講座內容,做好傳統文化傳播傳承,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