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閩拾藝傳媒工作室成員赴大田,探尋巫氏中醫之奧秘
“九閩拾藝傳媒”暑期社會實踐隊成員赴大田,探尋巫氏中醫之奧秘
為幫助福建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的傳承,2023年7月19日,“九閩拾藝傳媒”暑期社會實踐隊在吳孟軒教授帶領下,赴三明市大田縣拜訪非遺“客家巫氏醫藥”傳承人巫禎來,吳孟軒教授與巫禎來醫師進行了交流詢問,了解到了巫氏中醫的奇妙之處,并在巫醫師的陪伴下所有成員一起參觀了巫醫師珍藏的古代醫書典籍、古代醫用器具等等。在這次的拜訪中成員們不僅僅了解到了關于巫氏中醫一些特別之處,還拍攝了豐富的圖片、視頻素材,為之后對于巫氏中醫的宣傳做好了準備。
院內不種花草種草藥,屋內不放家具放器具
走進巫禎來醫師的院子里,兩邊全是綠油油的植物,據巫醫師介紹這些看起來像普通花草的植物全是能夠用來救人的草藥,光從進門就能感受到巫醫師對于中醫的熱愛和專注。接著跟隨著巫醫師的腳步成員們進入了巫醫師的家,家有4層樓每一層樓都有兩個房間,裝飾風格也極具古色古香的味道,當成員們跟隨著巫醫師的腳步進入每層樓的房間時,便是開啟了這房屋真正有價值之處。整整4層樓都放滿了與中醫有關的東西,每間屋內有些是用柜子整整齊齊地擺放著許多的器具,有古代煎藥的,有用來盛藥的,有許多年代久遠但仍然精美的罐子等等。有些房間里面堆滿了古代的醫藥典籍、手抄本,巫醫師告訴成員們這些典籍、手抄本現在正在面臨著蟲咬、潮濕等危險,而這些都需要巫醫師去修補,然后做成電子版以保留巫氏中醫代代相傳的寶貴財富。還有一間的屋子是巫醫師用來練習書法、作畫的場地,墻上也掛著巫醫師自己畫的作品,十分生動。無論是從一進門的草藥,還是每件屋子里面陳列著的滿滿的物品,都使得成員們對于
巫醫師與巫氏醫藥的認知具象化了。吳孟軒教授與巫禎來醫師進行交談,獲取了更多關于巫氏醫藥的信息
參觀完巫醫師的家后,吳孟軒教授與巫禎來醫師進行了交流,巫禎來的夫人在一旁為實踐隊的成員們泡起了香氣四溢的茶。在吳孟軒教授與巫禎來醫師的交流中,吳教授向巫醫師詢問了巫氏中醫與西醫的區別,“中醫是治生病的人,西醫是治人生的病。”巫醫師向吳教授解釋道,并用肺癌舉例,“肺癌導致一直咳嗽,對于中醫而言,咳嗽就是一種現象,不需要去看那些化驗的指標如何。”巫醫師繼續說道。這次交流中吳教授還向巫醫師詢問到了培養傳承人是否困難這個話題,對此巫醫師表示培養傳承人主要的困難之處在于年輕人對于傳統文化的缺少,沒有易經、國學、四書五經的基礎,很容易帶入西醫的思想,加之近年來快餐文化的流行人的自我技能變得弱化。表露出了巫醫師對于未來巫氏醫藥傳承人的擔憂。通過吳孟軒教授與巫禎來醫師的交流,在對話中成員們表示自己對于巫氏醫藥與其他中醫的區別以及中醫與
西醫,巫氏醫藥如何繼續傳承發展下去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除了是一名醫生,還寫得一手好字,畫得一幅好畫
除了掌握精湛的醫術,在這次實踐中成員們還發現巫醫師身懷多種技能,還是一名書法家、畫家、茶文化專家,寫得一手好字,畫得一副好畫。在巫醫師的家中墻上掛著的基本上都是出自巫醫師之手,多幅書法作品、繪畫作品被美術館、博物館收藏,就在我們參觀時巫醫師的桌上還放著一幅未完成的國畫。據巫醫師介紹自己之所以對于書法繪畫有著今天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于自己從小生活的環境有著密切聯系,幼童時期巫禎來便展現出了對書法的興趣和天賦,尤其得曾祖朝順公(清代易學大師、光緒帝御授五品頂戴奉直大夫)嫡傳,承祖父泰裕公親授,潛心研究《周易》
和中國書畫藝術數十載,不斷地打磨自己的書法與繪畫。經過此次社會實踐,九閩拾藝傳媒工作室暑期社會實踐隊的成員們在與巫醫師的交流中學習到了中國傳統經典著作的精妙之處,了解到了巫氏醫藥的寶貴之處,明白了傳承非遺的重要性。鼓動了大家想要保護非遺傳承非遺的士氣。
張佳/供稿
時間:2023-07-19 作者:張佳 來源:word文檔 關注:
- 長大學子三下鄉:心暖秦晉·鄉遇青春
- 7月17日,長安大學汽車學院 “心暖秦晉·鄉遇青春”暑期社會實踐隊前往山西省交城縣水峪貫村進行實地考察,了解當地農村具體情況。
- 07-19
- 長大學子三下鄉:心暖秦晉·鄉遇青春
- 7月18日,長安大學汽車學院“心暖秦晉·鄉遇青春”暑期社會實踐隊駐留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水峪貫鎮,編排高質量文藝節目,為當地農民朋
- 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