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醫藥精華,守正創新向未來
三明學院“九閩拾藝傳媒”暑期實踐隊訪談傳承人|傳承中醫藥精華,守正創新向未來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同時也積極響應國家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三明學院文化傳播學院九閩拾藝傳媒工作室結合學科專業優勢,以明城非物質人物訪為主題,7月19日,在吳孟軒教授的帶領下前往三明市大田縣巫氏中藥博物館,對客家巫氏醫藥傳承人——巫楨來醫師進行訪談。宛若曲徑通幽處,巫醫師的博物館不在繁華熱鬧的市中心,而是隱于“閑庭”,沉淀不張揚,樸素的外表下充滿著古老的中醫智慧、傳頌著古早的國學經典。館內沒有高級豪華的裝飾,庭外種著各種草藥,一片翠綠加以點綴,增添無限生機活力,微風微撫,身心愉悅,這或許就是中醫的養生之道。“進門的石碑上豎著兩塊小牌匾,上面寫道:‘心上須培真脈氣,世間都是好溪水’,這無疑不在訴說著心態的意義所在,也是中醫不同于其他醫學的道理所在。人心向陽,好心態決定一切。”實踐隊員杜墁芬初到博物館感慨道。
隨后巫楨來醫師帶實踐隊員們參觀館內的陳設,各式各樣的中醫草藥存放在藥柜里,散發著淡淡的中草藥味,書畫、標本、榮譽獎項等等,有關于經典國學的東西在博物館里一應俱全。巫醫師在介紹途中便談到巫氏醫藥與傳統中醫的不同之處,給大家講解客家巫氏醫藥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也向大家分享講述自己多年來的從醫經驗跟自己的行醫理念。作為一名中醫,在訪談過程中巫醫師也將中西醫兩者進行比較,他認為中西醫最大的差別在于,中醫是治生病的人,西醫是治人生的病。在之前醫學設備儀器還未普及的情況下,我們的中醫學者通過最簡單最樸實的方法——望聞問切,透過現象去看本質,分析病源,處理問題,治病救人。
在不斷更新迭代和西化現象加劇的時代背景下,巫醫師對客家巫氏醫藥的非遺傳承也深有顧慮,但也提出了解決辦法,告誡大家在快餐時代下仍要通讀經典理解經典,要汲取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畢竟中醫也是一項古老的文化。
非遺是經典傳承,作為客家巫氏醫藥非遺傳承人也有自己的責任擔當。“除了看病以外自己也很注重理論,將巫氏中醫藥的理論方法整理出來,寫成書回到社會上去,不被歷史湮滅,也算為社會做貢獻。”巫醫師很誠懇地說到。學醫術治病救人,這是醫者仁心;不吝嗇自己的醫術傳授他人,這是心胸寬廣。
經典文化應該被熟知被廣為流傳,而不能在歷史浪潮中被淹沒。通過本次的訪談,同學們對客家巫氏醫藥非遺傳承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也堅定了文化強國的決心信念。傳承中醫藥精華,守正創新向未來,推動“非遺+大健康”高質量發展。
鄭碧芬/供稿
時間:2023-07-19 作者:鄭碧芬 來源:word文檔 關注:
- 長大學子三下鄉:心暖秦晉·鄉遇青春
- 7月17日,長安大學汽車學院 “心暖秦晉·鄉遇青春”暑期社會實踐隊前往山西省交城縣水峪貫村進行實地考察,了解當地農村具體情況。
- 07-19
- 長大學子三下鄉:心暖秦晉·鄉遇青春
- 7月18日,長安大學汽車學院“心暖秦晉·鄉遇青春”暑期社會實踐隊駐留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水峪貫鎮,編排高質量文藝節目,為當地農民朋
- 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