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做的還遠遠不夠,構筑黃河生態屏障任重而道遠,我們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寫在農民飯碗里。”福建農林大學的林占熺院士對生態文明建設視為重要農業目標。為了響應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這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戰略部署,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7月17日,“山海赤子,繁星文昌”福建農林大學赴漳州東山黨史教育實踐隊踏入南門灣以及風動石景區,自發地組織隊員們清理堤壩上的垃圾,發放環境保護相關的宣傳冊,對來往游客進行環境污染及其治理的科普并進行問卷調查。在17日下午,實踐隊員們還采訪了一位在生態環保局工作的優秀校友,他鼓勵廣大大學生積極投入環境事業中,為推動綠色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保護環境,從點滴小事做起,這是每位新時代青年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圖為實踐隊員在關帝廟門口對游客進行問卷調查

圖為實踐隊員在南門灣堤壩上清理垃圾

圖為實踐隊員在南門灣拾起廢空瓶

圖為實踐隊員在對旅客介紹宣傳冊內容

圖為實踐隊員在南門灣對游客進行問卷調查

圖為實踐隊員在風動石景區發放宣傳冊并進行問卷調查

圖為實踐隊員在與優秀校友交流

圖為實踐隊員在風動石景區門口為景區工作人員講解宣傳冊

圖為實踐隊員在關帝廟門口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