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學子三下鄉:追尋榜樣,學習大匠風采
淮北7月12日電(通訊員 周智杭)
為學習匠人精神、領悟綠色轉型發展理念,2023年7月12日,合肥工業大學軟件學院“數字之翼”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參觀安徽礦機有限公司,在液壓車間采訪了2022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勛章、2023年被授予“淮海工匠”的大國工匠——閆興亞。
閆興亞師傅自96年入職,20年如一日地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他是工人隊伍的佼佼者:工作成績優異、榮獲多種獎項和名譽;他也是工人隊伍的領頭羊,帶領團隊攻堅克難、創新改良。正在車間工作的閆師傅,見到實踐團成員,很高興地接受了采訪。

圖為實踐團成員采訪“大國工匠”閆興亞 通訊員張勝攝
首先,實踐團成員請教閆師傅為什么被尊稱為“刀具技改大王”。閆師傅就分享了自己“小改小革”的經驗,每當遇到現有工具無法完成任務的挑戰時,就需要對工具進行改造。他指著旁邊的一個圓柱形刀具,改造前刀具的精度是24mm,但是這個深度要求到了19mm,遇到了瓶頸,他就會利用休閑的時間,反復思考,再實踐,不斷嘗試,不斷改進。此外,他還查閱資料,借助類似經驗,再結合自己的實驗結果,最終創新地提出了“金字塔”結構,成功完成了改造。
閆師傅總結了自己創新的經驗:1、遇到困難,要會分析困難,明白自己需要做什么,達到什么目標。2、反復動腦筋思考,回想以前的工作經歷,從經驗中提取有用部分。3、查閱文獻,與時俱進。此時網絡中心部的朱青部長就提到,閆師傅曾經經過反復計算切削力、阻力等值,采用雙中心架外加跟刀架,形成一個組合支護體,解決了震動,預防了折斷,并與刀具廠家合作共同開發出專用刀具,加工出合格的產品,得到廠家高度認可,為公司節省外協資金100多萬元,并成功與南通拉絲廠長期合作。
緊接著,實踐團成員請教閆師傅,在20多年的工作中,是否見證到了傳統工業轉型帶來的巨大改變。閆師傅從三個方面分享了工作環境的改變。1、工作自動化程度提高,以前的普通車床很多都是手搖的,非常費力辛苦,而如今很多機器避免了繁瑣的人力勞動。2、設備性能提升,原材料利用率提高,改善了環境。比如自動排油機,大大降低了環境污染。3、工作效率、產能提升。現在的機械手,可以自動實現產品的抓取,相比人力,產量更多了。
最后,實踐團成員請教閆師傅對現代青年的建議。閆師傅提到,首先青年人要學會堅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遇到困難不要畏縮,要主動解決問題。其次,就是要有匠心,誓不罷休。這個問題只要還沒得到解決,就要反復琢磨,不斷查閱文獻,擁有徹底解決它的決心。最后,就是要發揚“傳、幫、帶”,有豐富經驗的人,要主動引領其它人,雙向進步。師傅在傳授的過程中,也不斷重溫舊知識、發現新知識,徒弟在師傅的引領下,也減少走彎路,是雙向進步的過程。在“傳幫帶”這一模塊,公司對閆師傅的評價是:他積極響應公司名師出高徒活動,結對子簽約帶徒弟,其中1名徒弟取得二級車工技師資格,其他徒弟也分別取得高級工、中級工技能等級。他在勞模(工匠)工作室開課,編寫教程,培訓數控實戰編程知識,受眾百余人,培養了大批技術骨干。
通過此次的采訪,實踐團成員感悟良多。閆師傅堅守崗位、勇于創新、樂于傳教的精神,正展現了中國的“大匠風采。”而實踐團成員在自己的學習生涯以及未來的工作生涯,也都需要閆師傅的匠人精神。科技的進步,不只是技術的進步,也是人才的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