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觀察社會發展成就,促進社會和諧,2023年7月10日星期一,重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康養學院“拾光”發展成就觀察團聯合萬州區創新社區治理服務中心、區德立社會服務中心、區拾光工作與志愿服務中心前往重慶市萬州區龍寶村進行農村社區參訪觀察,并開展了“拾光助力,老幼共樂”志愿服務活動。
人民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因此,解決一個國家的民生問題至關重要。自2017年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以來,農村受到來自社會各方更多的關注,乘上了發展的“快車道”。本次觀察團立足重慶市萬州區龍寶村,以小見大,觀察幾年以來鄉村振興的發展成就。
一、看農村社區道路,農村基礎建設優觀察團成員在帶隊教師及龍寶村書記張小燕的組織帶領下走在去老年人家中參訪的路上。沿途我們可以看到,村內風景優美,每隔一段路都設置了標識標語、垃圾回收站等。
據張小燕同志回憶,以往村里的道路別說是標識標語,走起路來都費勁。以往村民為了采摘售賣空心菜,大多自備竹筐走土路,其中不乏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尤其運輸過程中還損耗極多,如此村民尚且得以艱難度日。2008年以來,國家支持村內交通建設,村委大力整治鄉村道路,開始對原來的土路進行拓寬、硬化;而今村內道路四通八達、寬敞平坦,為村民采摘售賣空心菜提供了很大便利,也是推進村內交通運營及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據了解,相當一部分的居民放棄跟隨到城區買房的潮流,選擇優化村內自建房供家人居住,其中正有“改造便道”的一份功勞,有居民說“村里好啊,地方大,一家人住都夠寬敞,有個車啊也有停靠的地方,不像城里要自己買停車位啥的;況且你看現在道路這么方便,我在城里買了房,說不定回城里屋還沒有回村里快呢!”
龍寶村居民的言語簡單直白,但觀察團成員心里明白,正是因為村里建設好了,村民才愿意這么不遺余力、毫無保留的贊美龍寶村。
二、看農村社區服務,農民生活步步高當天,觀察團還在社區服務中心開展“拾光助力,老幼共樂”志愿服務活動,協助當地社區大學生返鄉志愿者舉行龍寶村“兒童暑假班”開班儀式。同時,在社區服務中心組織劃分了測血壓、拔罐、艾灸、推拿等服務區域,為接送兒童的家長進行服務。除此之外,觀察團最大的特色則是關注到農村失智老人治療的困境,因此觀察團運用簡易智能狀態量表(MMSE)和畫鐘測驗(CDT)來幫助村內居民做失智老人篩查,在居民心中種下預防老年癡呆癥的種子,向其宣傳預防老年癡呆癥的方法,同時傳遞老年癡呆癥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的理念。
隨著社會進步,新時代思想涌入農村。與以往大不相同的是,部分農民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時,也會試圖追求精神上的快樂;除了日常的農作,逐漸有了追求娛樂、適當享受的想法。龍寶村兒童暑假班不收取村民一分錢,以實現“雙贏”為目標,既可以讓暑假返鄉大學生志愿者發光發熱,獲得暑假實習經驗,也可以“解放”兒童家長,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追求自身價值,進行日常娛樂。
三、看農村蔬菜基地,農村產業發展強走進龍寶村2組蔬菜種植基地,一排排空心菜長勢喜人。張小燕同志表示,近年來國家推出鄉村振興戰略,企業、采購商聚集,有大學生回鄉創業趨勢,是繼08年修路以來再次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大動力,現今龍寶村2組大棚空心菜種植基地已有三百五十多畝,在空心菜生長旺季村內居民收入每戶可達十余萬;與從前相比,已跨了一大步。
對龍寶村村民來說,無論是以前身負空心菜腳下的“土路”,還是現今交通發達的昌平大道,都是國家與村民攜手走出來的,是村民自身的凝聚力加上國家的推力,才有了如今幸福安康的龍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