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運動員保障是運動員權益服務的最后一環,從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到今年2月份出臺的《關于在學校設置教練員崗位的實施意見》,國家對于運動員權益的保障越來越重視。隨著一系列政策相繼出臺,退役運動員的安置措施不斷完善。
(圖為相關政策文件)
為進一步了解體育運動員退役后的權益保障工作,法學院“退役不退益”山東省退役運動員權益保障調研隊,在學院劉亞川琦老師的指導下,于7月11日赴濟南多地展開為期三天的退役運動員權益保障調研工作。

(圖為實踐隊合影)
實踐第一天,實踐隊通過采訪山東省運動訓練康復中心、山東省射擊自行車運動管理中心等機構,獲取相關資料,對退役運動員權益保障形成了多方位的深刻理解。
實踐隊首先到達山東省運動訓練康復中心。

(圖為實踐隊與康復中心負責人合影)
康復中心王老師熱情接待了實踐隊隊員,在王老師的帶領下,實踐隊隊員先后參觀了運動員受傷康復的中醫理療、康復運動器材等區域,不論是從術后康復器材的先進性,還是運動員康復醫師團隊的專業性,都令實踐隊隊員體會到對體育競技運動員溫暖的人性關懷。

(圖為實踐隊參觀康復中心)
(圖為實踐隊隊員體驗康復器材)
實踐隊隊員走訪山東省田徑運動管理中心。

(圖為實踐隊走訪田徑運動管理中心)
作為“運動之母”的田徑運動,負責主任向我們介紹到田徑運動員在經過集訓、試訓等程序后,會正式成為在編人員。在權益保障方面,田徑教練主要向我們介紹了現役運動員在生活及工資待遇方面一切“靠實力說話”的規定,運動員退役后的相關待遇依據訓練年限和成績兩個標準進行。體育競技是為國家服務的一種方式,是流汗的戰場,依據體育運動員的成績和訓練年限來決定運動員待遇是最簡單、最公正的一種方式。

(圖為實踐隊隊員訪談田徑運動管理中心負責人)
(圖為實踐隊隊員與田徑運動管理中心負責人合影)
通過采訪舉重摔跤柔道人事科科長等相關工作人員,實踐隊隊員從衣食住行等方面了解到現役及退役運動員的權益保障,主要包括現役運動員初級工資,五險一金以及與比賽成績相關的成績獎金,退役運動員就業安置地為人才原輸送地,就業安置率在50%以上,自主擇業的退役運動員的補助金以及從事不同企業的幫扶情況。在詳細介紹下,實踐隊隊員深刻體會到山東省對于體育運動員退役安置政策落實的系統性、規范性。

(圖為舉摔柔運動中心場地)

(圖為實踐隊隊員與舉摔柔人事科科長訪談)
實踐隊隊員走訪山東省射擊自行車運動管理中心。

(圖為實踐隊抵達射自中心)
(圖為實踐隊與射自中心工作人員合影)
采訪了亞運會冠軍張磊以及管理中心的主任,他們都對山東運動員退役安置政策深表贊同。張磊教練向我們介紹了自己作為全運會冠軍的就業安置,在張磊教練的描述中,我們看到了一名優秀運動員退役不退愛國情的熱血,他對體育事業的熱愛以及對優秀體育人才的渴望。

(圖為實踐隊訪談射自中心工作人員)
(圖為實踐隊訪談張磊教練)
最后,實踐隊隊員有幸采訪到了中國男子手槍四朝元老譚宗亮教練,2020年東京奧運會金牌獲得者張常鴻運動員。

(圖為實踐隊與譚宗亮、張常鴻合影)
譚宗亮教授希望對退役運動員在尊重個人意愿的前提下盡可能讓其從事體育行業,對我們年輕一輩寄予厚望。

(圖為實踐隊與譚宗亮訪談)
為國爭光,年少成名的張常鴻在采訪時十分謙遜,對于退役運動員的保障充分信任國家,對于我們實踐隊隊員告訴我們要“做好當下”,通過一個又一個里程碑的小目標去實現心中的抱負和理想。

(圖為實踐隊與張常鴻合影)
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實踐隊隊員通過實地調研,采訪運動健將、相關體育工作人員的方式,全面了解了山東省退役運動員的保障機制以及落實情況,在此次調研中,實踐隊隊員充分結合自身所學,為保障退役運動員權益建言獻策。此外,實踐隊隊員加深了對體育行業的了解,在體育行業運動員的一系列規范培養、退役安置的背后是祖國強盛的表現,實踐隊成員將繼續打磨專業本領,不斷提升服務社會,報效國家的能力,為民族復興添磚加瓦!

(圖為實踐隊與場地自行車國家女子集訓隊合影)
為切實了解退役運動員的安置和青年優秀運動員的培養情況,法學院“退役不退益”山東省退役運動員權益保障調研隊,于7月12日赴濟南市體育運動學校并通過采訪退役遠動員的方式開展退役運動員權益保障工作調研。

(圖為實踐隊抵達射擊館)
實踐隊隊員首先來到了體育運動學校射擊訓練中心。

(圖為手槍項目訓練)
與兩位奧運冠軍教練展開交流。在教練員自我退役經歷的分享中,實踐隊隊員詳細地了解到運動員退役安置的相關政策及流程,認識到山東省市的退役安置措施較為完善,在全國退役運動員安置工作中走在前列。根據退役運動員運動生涯取得的成績并在充分尊重個人意愿的前提下,為其提供相應崗位。

(圖為教練員向實踐隊介紹射擊項目)
看到身旁僅有十三四歲,身著沉重的射擊運動服,堅持練習射擊姿勢的小運動員們,實踐隊隊員深刻體會到運動員“十年磨一劍,耐得寒徹骨”的精神,更加堅定維護運動員退役權益的決心。同時實踐隊隊員還在教練員的指導下體驗十米氣步槍射擊項目。

(圖為學員穩定性訓練)
(圖為實踐隊員體驗射擊項目)
實踐隊隊員抵達體育運動學校自行車項目訓練中心。
自行車運動訓練教練員詳細地為實踐隊隊員介紹了自行車項目以及場地現有的自行車設備,隨后分享自己作為退役運動員的經歷。在教練員的介紹下,我們仿佛看到了每一位教練員曾在在賽場上光輝奪目的時刻,以及他們退役后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回歸體育學校為國家培養、輸送人才,進而為國家體育事業繼續出一份力,發一份光。

(圖為教練員及學員調試設備)
最后,實踐隊隊員有幸采訪到了濟南市體育運動學校的現任校長——孫茂盛校長。

(圖為孫茂盛校長交流退役經歷)
孫校長蟬聯多年全國皮劃艇賽冠軍,從零打造出濟南市的皮劃艇賽隊,為中國皮劃艇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調研中,孫校長為實踐隊隊員全面介紹了濟南市體育運動學校對退役運動員的安置政策、招收退役運動員政策以及學校對于退役運動員安置政策的未來發展規劃。同時,孫校長與實踐隊隊員開展了親切的座談,為實踐隊隊員講述其運動經歷,并耐心教導實踐隊隊員要有體育運動員“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敢于克服學習生活中的一切困難,決不可以逃避退縮,這樣的人生才可以一帆風順。

(圖為實踐隊與孫校長訪談)
有限的時間里,發揮無限的熱愛與激情。法學院“退役不退益”山東省退役運動員權益保障調研隊通過走訪濟南市體育運動學校,了解退役運動員安置崗位的實際情況,對退役運動員安置政策的頂層設計與基層落實的契合度有了更深了解。同時,在本次實踐調研中,實踐隊隊員刷新了對體育運動員的認知,由內而外的接受了體育精神的洗禮,由衷的敬佩為國征戰的體育運動員。通過此次實踐活動,實踐隊隊員打磨自身本領,堅定克服困難的精神,向優秀體育運動員學習,為祖國貢獻自我的青春力量!

(圖為實踐隊參觀濟南市體育運動學校)
(圖為實踐隊與孫校長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