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黃河生態,傳承非遺文化
(通訊員:沈璐晴)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經濟地帶,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和生態安全方面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持續發展的千秋大計。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山東建筑大學“同‘州’共濟,情系黃河”社會實踐團隊來到山東省濱州市,對黃河保護工作及非遺文化傳承等進行實地考察并了解相關內容。
7月19日上午,團隊成員率先去到了濱州市西紙坊黃河古村。西紙坊以田園、濕地為基礎,集特色高臺民宿和柴燒古窯,展現濃郁的魯北鄉村魅力和黃河古渡風情;還有傳統工坊、親子樂園、花田及黃河綠道等,是一處碧水環繞又深具黃河文化底蘊的寶地。團隊成員在講解員的帶領下,依次參觀并了解了西紙坊的各個地方,如制作陶瓷的各種窯窟、黃河攝影展、極具特色的古村落民宿等,同時還體驗了陶瓷的制作過程,切身感受到了其魅力所在。
下午,團隊來到了黃河樓,在這里團隊成員們深入了解了黃河的歷史及周邊發展現狀。黃河樓工程是蒲湖風景區改造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建設目標是建成集旅游觀光、黃河文化、書畫工藝品展銷于一體的公共建筑,使之成為濱州市一個標志性的新亮點和黃河沿岸重要景觀之一,并以此進一步推進濱州市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在此過程中,團隊成員還對部分游客做了調研,大家對目前黃河的治理工作表示非常滿意,很少見到黃河附近有污水亂排及垃圾亂扔現象,并表示自己也會積極投入到國家倡導保護黃河的實踐中去。黃河樓內,便能發現壯觀的黃河歷史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碰撞,切身感受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團隊成員首先登上頂層,從黃河樓上向下眺望,便是一望無邊的令人心曠神怡的景象。接下來,成員們跟隨講解員的講解,依次對幾個樓層進行了參觀。在黃河樓的八樓,是許許多多偉大的歷史人物極其豐功偉績,如范仲淹、李之儀、杜受田等等,此外還有文明大觀,例如河湟文化、關中文化、齊魯文化及河洛文化等,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五樓為生態黃河,習近平總書記說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自然是生命之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黃河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落在一代代治河人的肩上,我們也義不容辭。三樓為藝術黃河,在這里團隊成員了解到許多的傳統文化,以及很多非遺產物,如濱州民間剪紙,其廣泛分布于黃河、徒駭河流域的廣大鄉村,歷史悠久、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草柳編,它是利用柳條、蒲草為主要材料制作生產生活所用器具的手工技藝;藍印花布,這是一門融生活與藝術于一體的技藝,色彩主要運用藍白二色,具有清新明快、純真樸素、自然和諧、典雅大方的藝術特點。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不僅了解了黃河相關歷史文化及生態保護,也切身感受到了非遺傳承的重要性和治理黃河的艱辛,相信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團隊成員更會以身作則,積極貢獻力量加入到保護母親河的行動中。
時間:2023-07-24 作者:沈璐晴 劉新躍 來源:山東建筑大學“同‘州’共濟,情系黃河”實踐團隊 關注:
- 暑期實踐暖童心,體育浸潤“趣”陪伴
- 按照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下發的《關于開展2023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
- 07-24
- 這點水是神圣的
- 對于“河小青”藍色夢想實踐隊 社會實踐活動的感悟總結
- 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