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培元強自信,再寫時代新華章
為進一步加強習總書記關于家庭家教家風的重要論述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優秀家風文化,堅定文化自信,7月7日,福建農林大學"心有所薯,必有收獲"暑期“三下鄉”實踐隊走進寧德市周寧縣禮門鄉李墩鎮樓坪村古名居開展參觀調研。
圖為村書記為隊員講解古村落文化長廊(莽洪平 攝)
一進村,樓坪村村支書便熱情洋溢的向隊員們介紹起記載著樓坪古村歷史以及代表性建筑雕刻的文化長廊。據悉,這些古名居大多在清朝光緒年間所建造,民居采用了大量的石雕和木雕,廊檐雕飾著寓意吉祥、惟妙惟肖的花鳥圖案,散發出一種由內而外的古樸端莊和精致。

圖為古名居內堂(莽洪平 攝)
從村書記的講解中,我們了解到,樓坪村最初形成及村落經濟的發展較為特殊。樓坪村以張姓村民為主,其始居地位于政和縣鐵山村,而鐵山村屬閩北地區,為福建最早開采銀礦的古礦業產區。樓坪古村人口并不算多,除銀礦開采外,從前人們總外出謀生,盡管如此,這里的人卻歷代秉承“愛國”、“齊家”理念,都牢記“弘揚正氣,愛國齊家,修身為本”的祖訓,守規矩,成方圓,耕讀不輟,據總譜記載,樓坪村百年間“國子監”以上至而品官者達一百二十五人。
步入觀景臺,樓坪村古村落凈收眼底,偉岸的古建筑整齊排列,高低錯落,與遠處的山峰遙相呼應。從村書記那里隊員們了解到,現如今的樓坪村已經是國家級3A級景區,人們不在是“走出去”,而是更多的“引進來”。古民居憑借著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外地游客,為當地增收創益,古村落也恢復了往日的熱鬧。

圖為村書記為隊員們介紹古村落全景(莽洪平 攝)
新時代呼喚堅定的文化自信,新時代更鑄就堅定的文化自信。參觀完古民居后,隊員們紛紛表示:作為當代大學生要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堅定文化自信,做中華優秀文化的忠實信仰者,以文為鑒、察往知來,乘新時代的浩蕩東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砥礪奮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道路上,讓我們始終堅持“文化自信”,我們需要更多的樓坪古民居,用心答好“何以中國”的時代命題,譜寫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