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治理與數字化浪潮的邂逅,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馬克思主義學院數治有方團隊赴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開展實踐調研
2022年7月8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馬克思主義學院數治有方團隊一行五人來到湖北省紅安縣城關鎮竹林社區針對全面鄉村振興背景下的數字治理現狀展開調研。
城關鎮竹林社區地處紅安縣城核心區,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社區“兩委”始終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鄉村振興的“紅色引擎”,不斷提高社會服務的效率與質量。近年來城關鎮竹林社區積極響應中央加強數字鄉村治理和建設的政策,成為紅安縣數字鄉村建設的先行者,建設成效顯著。基于此,團隊深入城關鎮鎮政府、竹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及竹林社區竹林灣展開調研。
調研伊始,團隊來到城關鎮鎮政府對城關鎮黨委組織委員郭先生進行訪談,郭委為團隊介紹了城關鎮數字鄉村建設的整體情況。城關鎮目前有3個社區、25個村,始終秉持“黨建引領活力鄉村建設”的發展思路,智慧黨建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郭委表示城關鎮圍繞下屬社區和鄉村開展數字治理,并專門為社區便民服務開發了一款“微服務”APP,分四級網格體系推進智慧服務進萬家。同時他肯定了數字鄉村治理的積極影響,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都有所提升。最后,郭委談到數字鄉村建設中的資金、技術、人才等問題都亟待解決。城關鎮政府將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預計未來實現智慧服務25村全覆蓋,借助“黨員帶頭,群眾自治”的氛圍推進數字鄉村建設落到實處。

圖1:團隊來到城關鎮便民服務大廳體驗便民服務設施

圖2:團隊成員對城關鎮黨委郭委
進行訪談隨后,團隊一行人來到城關鎮竹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進行深入了解。竹林社區黨委委員胡女士為我們介紹了“云上竹林”配備的“數字鄉村一張圖”,此圖將智慧黨建、便民服務、村務公開、重點人員管理、環境衛生監管等多種服務融為一體,并輔之以監控的手段實時監測人臉和車輛等信息。除此之外,社區還設置了防溺水與森林防火災報警系統,為留守老人配備了智能手環,以此滿足竹林社區村級綜合治理、平安鄉村建設的要求。

圖3:團隊來到城關鎮竹林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進行調研

圖4:竹林社區黨委委員胡女士為團隊介紹“數字鄉村一張圖”
隨后團隊有幸與城關鎮竹林社區黨委副書記進行交談。通過對徐書記的訪談,我們了解到竹林社區主要通過“云上紅安”公眾號和小程序等多種形式推動當地數字鄉村治理,使村民生活更為便利。徐書記談到,自施行數字治理新模式以來社區整體風貌更加整潔,居民在網絡平臺上發表意見和建議的積極性有很大提高。徐書記表示,盡管當前數字鄉村的硬件設施還未完全配備好,但社區已經通過劃分小組干部來落實前期籌備工作,后續也將安排工作人員對群眾進行有關網上治理平臺使用的培訓。為此,竹林社區鼓勵社區人才參與治理服務,不僅提高年輕人對數字鄉村治理的了解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區就業。最后,徐書記表示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未來竹林社區將進一步深挖數字鄉村資源,利用其推動整個社區的治理,竹林社區也會進一步利用大數據,讓居民盡可能地都參與到數字鄉村建設中來,享受到數字鄉村治理的便利。

圖5:團隊成員對竹林社區黨委徐副書記進行訪談
最后,為深入了解竹林社區的數字治理效果,團隊深入竹林社區竹林灣向群眾發放問卷。竹林灣村民張叔叔談到由于自己文化水平有限,使用數字治理平臺有一定困難。但他通過兒子在手機上的操作感受到了數字治理平臺的便捷性,非常認同鄉村開展的數字治理模式,他也愿意接受村委會有關網上治理平臺使用的培訓,從而體驗數字治理的益處。

圖6:團隊深入城關鎮竹林社區竹林灣進行調研

圖7:團隊成員與竹林社區竹林灣村民張叔叔進行交流
“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短短幾天時間,團隊深刻體會到加強鄉村數字治理的必要性。在未來的實踐中,數治有方團隊將圍繞實踐主題,繼續深入對數字治理現狀和對策進行調研,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為鄉村振興獻計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