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切感受公益慢火車服務民生的真摯情懷,傳承寶天鐵路紅色基因,弘揚家國擔當與奉獻精神,8月19日,長安大學“追尋紅色足跡,傳承周禮文化”暑期社會實踐隊在指導教師吳耀東的帶領下,搭乘從陜西寶雞開往四川廣元的6063次公益慢火車,走進寶天鐵路英烈紀念館,開展“乘助農列車,憶鐵路英魂”主題實踐教育活動。
實踐團隊乘坐6063次公益慢火車并與羅寶成列車長合影留念
搭乘助農列車,見證民生溫情
寶雞車務段6063次列車是穿梭于寶雞與廣元之間的“助農列車”,全程350公里,途經33站,最低票價僅4元。自1958年運營以來,它不僅是沿線百姓出行的依靠,更是助力鄉村振興的“致富車”。列車設有“惠農車廂”,通過廣播、公示欄幫助農戶推廣農產品,并升級設施,改進供暖、增設家禽區,方便農戶運輸土特產。逢年過節,車上還會舉辦活動,讓這趟列車成為連接城鄉、促進流通的重要紐帶,承載著山區百姓的希望。
羅寶成列車長向實踐隊員講述“惠農車廂“基本情況
在服務農戶的同時,6063次列車還承擔了“愛心助學車”的功能,為秦嶺深處的孩子們提供便利。車廂內專門開設的圖書角和寬敞的學習區域,讓孩子們能在乘車途中安心讀書、寫作業。列車長介紹,許多學生每周搭乘這趟車往返家校,因此鐵路部門特意優化設施,營造溫馨的學習環境,這份對教育的支持,讓“慢火車”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成為照亮求學路的“移動課堂”。社會實踐團隊借此開展了“書香伴旅途”公益活動,為列車上的小朋友們講解繪本故事,帶領他們共讀經典名著。
實踐團隊在“助學車廂”為小朋友們講解繪本故事
緬懷鐵路英烈,感悟熱血忠魂
結束公益列車體驗,實踐隊來到寶天鐵路英烈紀念館。該紀念館作為全國鐵路系統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記載著為修建寶天鐵路而英勇獻身的鐵道兵與鐵路職工的豐功偉績。實踐隊隊員步入紀念館展廳,在銹跡斑斑的工具、磨損的工裝和泛黃的筆記前駐足凝望,深刻認識到寶天鐵路不僅是西北交通干線,更是用生命與熱血鑄就的“鋼鐵長城”,凝聚著一代人的理想與犧牲。
實踐團隊參觀寶天鐵路英烈紀念館展廳
在莊嚴肅穆的寶天鐵路烈士紀念碑前,實踐隊全體隊員整齊列隊,舉行了莊重的悼念儀式。隊員們垂首默哀,深切緬懷為鐵路建設英勇獻身的先烈。隨后,隊員們依次敬獻鮮花,表達對英烈的崇高敬意和深切追思。實踐隊員表示:“站在這里,仿佛觸摸到了那段艱苦奮斗的歲月。每一寸鐵路都凝聚著先輩的熱血與忠誠,這份不畏艱險、為國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傳承。”此次緬懷活動既是一堂深刻的歷史教育課,也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激勵著實踐隊員從英烈精神中汲取力量,在新時代征程上砥礪前行。
實踐團隊在烈士紀念碑前舉行悼念儀式并敬獻鮮花
此次實踐活動中,實踐隊員們既見證了鐵路惠民的現實溫度,也經受了英烈精神的深刻洗禮。在6063次公益慢火車上,隊員們親身體驗了“助農列車”完善的惠農服務,幾十年如一日地托舉起沿線百姓的生活與希望;在莊嚴肅穆的寶天鐵路英烈紀念館,隊員們觸摸滾燙的歷史印記,體悟到鐵道先輩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豐碑。展望未來,長安大學實踐隊將繼續以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實踐詮釋青年擔當,匯聚助農故事與鐵路英魂的感召力量,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書寫屬于新時代的奮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