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精準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近日,浙江水利水電學院“語通南北,筑夢鄉村”推普實踐隊奔赴內蒙古包頭市固陽縣懷朔鎮,開展了一場為期一周“接地氣、察實情、辦實事”的普通話推廣社會實踐活動。

精準把脈:走訪鎮政府,調研先行定方向
實踐隊成員們首站前往懷朔鎮人民政府,與當地分管教育宣傳的副鎮長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展開座談調研,系統了解了當地人口年齡結構、普通話普及現狀、村民學習痛點及推廣政策落實情況。實踐隊員表示,詳實的數據與一線工作人員的反饋,為后續普通話推廣活動的設計提供了依據,確保推普方案緊扣村民實際需求,實現“精準施策”。
同頻共振:切口接地氣,推普宣講聚民心
帶著扎實的調研成果,實踐隊員們走進了懷朔鎮合同溝大隊,隊員們用大白話講透大道理,通過模擬“就醫問診”“集市買賣”等高頻對話場景為村民們獻上了一場既接地氣又解渴的普通話推廣宣講。“平翹舌要分清,看我的嘴巴,四是四,十是十。”在隊員們的細心講解下,村民們跟著學習普通話發音技巧。此外,隊員們還手把手傳授溝通禮儀,深入淺出地闡明學好普通話的現實價值。
“我的姥姥因為不會用普通話描述‘肚子絞著疼’(腹痛),導致醫生無法準確診斷病情,家人和醫生都很著急。”實踐隊員用自己家的真實案例瞬間擊中了村民的心坎,引起了大家的共鳴。村民們聽得聚精會神,在互動環節爭相開口練習。

校政協力:精準布線,入戶推普暖人心
實踐隊深入陽坡村、張三壕、西仁圪堵村等十余個自然村,“敲門入戶”精準推普:他們通過“面對面”交流,在村民家中和田間地頭拉家常、糾發音,鼓勵村民開口;“手遞手”宣傳,逐戶發放圖文并茂、簡單實用的《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宣傳冊》;“心連心”調研,收集村民使用感受、學習困難和建議,為后續工作提供詳實數據支撐。

推普賦能:立體推普,共筑鄉村發展夢
“語通南北,筑夢鄉村”推普實踐隊入選了2025年“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項目。此次懷朔之行,實踐隊利用普通話方便溝通與傳達民意的優勢,共筑懷朔鄉村的溝通橋梁。從鎮政府的科學調研,到合同溝的生動宣講,再到十余村莊的入戶深耕,“語通南北,筑夢鄉村”推普實踐隊以“政府搭臺+高校發力+村民參與”的模式,在懷朔鎮織就了一張立體推普網絡。
實踐隊指導老師表示,同學們在推普過程中充分結合當地特色,設立以“語助牧歌·電商啟航”+“環保推普”為主題的北方鄉村推普宣傳方案,后續將深入目標鄉村實踐調研,推動推普工作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