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基層群眾法律意識,助力推進鄉村法治建設,2023年7月1日至9日,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赴南昌安義發展實踐團進行實地走訪調研,并開展防詐騙、防溺水等教育活動。
防詐普法,為老人保駕護航
調研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成員們在到安義鎮之后,立即針對安義鎮的地理特點、人口構成、村落分布等做了詳細的實地調研,并向安義鎮各個村的村委會了解各村的情況。經調研和商討,最終決定以“發放宣傳單”、“送法入戶”的形式向村民們進行普法宣傳,確保防詐工作走實走深。

“大家知道現在最常用的詐騙手段有哪些嗎?”成員們通過現場講解、發放宣傳材料、用通俗易懂的話語以案說法,向廣大老年群眾講解詐騙的形式。同時,就幾種常見的詐騙方式做了詳細的講解,例如“銀行賬戶異常、醫保社保信息異常”的短信詐騙,虛假宣傳的購物詐騙,偽裝成家人朋友以及國家司法人員的偽裝詐騙等。隊員們熱心服務,一一為群眾答疑解惑,讓法治走到村民身邊,走進百姓心里。
此外,為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隊員們以“送法入戶”的形式開展法治宣講活動。志愿者們用腳步丈量大地,將法律服務送下鄉,讓法律與群眾“面對面”“心貼心”,進一步提升了村民對詐騙的認知和辨識度,增強了村民群眾的防范詐騙的意識和能力。
防患于“溺”,筑牢安全防線
“不準私自下河玩水,不準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不準在無家長無老師帶隊的情況下游泳……”隊員們在安義鎮走訪時不停的宣傳這樣的標語。
隨著暑期的到來,氣溫迅速回升以及汛期即將來臨,溺水事故進入高發期,多地先后發生學生溺水事件,令人痛心。與此同時,為加強對農村兒童這一重點群體的關愛幫扶。隊員們走進課堂,開展了一場“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動;顒又校爢T利用視頻、圖片等形式,普及了“六不準”防溺水口訣,并通過快問快答的方式引導孩子們積極互動,讓他們更加深刻意識到溺水的危害性,并積極加強其自我保護意識,堅決杜絕私自下水游泳等危險行為。

宣講團的成員們在走訪中發現安義鎮村民們的法治意識較為淡薄,遭遇不法侵害時無從下手,不知道怎樣使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權益,于是成員們愈發堅定了基層普法的決心,并呼吁廣大相關專業的青年學子深入基層,走近群眾,將法律知識與鄉村振興相結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