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多維賦能,助力鄉村振興7月14日上午,調研團隊來到數字豐縣產業園。在產業園負責人的介紹下,調研團隊了解到,數字豐縣產業園是以數字經濟和社會治理、數字鄉村、金融服務平臺、工業互聯網為運營主體的產業園區,目前園區以注冊落戶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平臺經濟、電子商務等線下企業30余家,線上企業500余家。
在產業園中,調研團隊首先參觀了智慧豐縣創新體驗中心,在這里調研團隊體驗了數字化智能設備,領略了當前先進的數字技術。據產業園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豐縣打造了1+1+1+N的數字化發展模式,全縣通過一個數字體系、一個數字底座、一個數字平臺來推動N項的數字化應用場景,如“豐逸辦“可以使居民實現“一碼通辦”,直接在手機上辦理事務,“健康豐縣”通過儲存體檢檔案,實現了多家醫院數據共享,為百姓帶來了便利和實惠。
在參觀完創新體驗中心后,在產業園管理人員的帶領下調研團參觀了豐縣的社會治理現代化綜合指揮中心,重點為大家介紹了豐縣的“城市大腦”,一進指揮中心,調研團隊成員就被巨大的曲面顯示屏所吸引。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豐縣的社會治理現代化智慧中心全面整合了120、12345、數字化城管和應急大數據管理等基礎平臺,縱向貫通了15個鄉鎮的街道指揮中心。“我們縣政府各個部門在這里都安排了辦事人員,能夠實現多部門的聯動,而且這個屏幕可以調動近1.7萬個監控資源,基本能夠覆蓋全縣”工作人員向調研團補充說道。
最后參觀完豐縣的社會治理現代化智慧中心后,數字豐縣產業園的領導邀請調研團出席參加內部座談會。座談會上,數字豐縣產業園的領導向大家介紹了豐縣數字化建設的歷程與取得的成績,同時也向調研團講述了當前的發展困境,調研團隊也同數字豐縣產業園的領導及工作人員進行深入的交流并且對未來的發展路徑進行探討。
圖為調研團隊參與數字豐縣產業園座談會。
數字賦能果園,農業發展現代化7月14日下午,調研團隊乘車,前往豐縣大沙河蘋果產業園區參觀,實地感受現代化農業生產。在果園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調研團隊先行乘車游覽整個果園,參觀了幾百畝的蘋果產區,參觀過程中干凈整潔且安裝了許多高科技產品的果園給調研團隊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隨后,工作人員帶領調研團來到果園的展覽中心,首先向調研團介紹了果園的發展歷程,介紹了改變沙河命運的知青,工作人員強調“吃水不忘挖井人”。工作人員還向大家介紹了世紀蘋果產業發展的現狀以及豐縣蘋果發展的優勢。據果園工作人員介紹,該果園同多家科研機構以及高校合作,專家在大沙河鎮特定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下經過長期培育得出大沙河獨特的蘋果品種,此外還實現了果業的多元化發展,通過技術開發了蘋果脆、蘋果罐頭、蘋果汁、蘋果醋等新產品。
圖為調研團隊參觀豐縣蘋果產業園。
調研團還參觀了果園的現代化生產設備,調研團隊成員對各種設備感到十分好奇,工作人員逐一介紹了每件設備的名稱及作用,尤其是果園的防治病蟲害設備,如土壤檢測儀、蟲情監測儀、作物生長監控設備、無人機噴灑設備等,工作人員介紹道“這些設備不僅能殺蟲,還能通過數據分析進行預防,為果園的保質增產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最后,果園的工作人員對于果業的智慧化種植進行了詳細介紹,果園通過物聯網設備監測作物信息,再通過智慧管理實現果園的節本、增效、增值。果園工作人員還向調研團介紹,果園為支撐產業發展還搭建了智慧化產業鏈,實現了果園的智能分揀、智能儲存、智能銷售等,構建了大沙河鎮果業的智慧化發展模式。
圖為團隊成員調研活動合影留念。
此次通過對徐州市豐縣的實地調研,江蘇師范大學公共管理與社會學院“因智而行,乘數而上”鄉村振興調研團了解了當前數字化技術在鄉村振興中的應用現狀,對豐縣的數字化發展模式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通過此次調研,團隊成員希望通過對數字賦能鄉村的調查研究,探究未來鄉村振興的發力方向,為實現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