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恩施州巴東縣野三關鎮,青山含翠,夏風送暖。7月5日起,一支懷揣熱忱的“醫教筑夢 鄉興燎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正式入駐這里,為期半個月的公益實踐活動就此拉開序幕。從留守兒童的課堂到老街的青石板路,從紅色故事的傾聽者到健康服務的踐行者,隊員們用腳步丈量鄉土,用愛心點亮希望。
愛心支教傳希望,青春力量暖童心留守兒童的暑假,不該只有孤單與等待。志愿服務團精心籌備的留守兒童托管班,將成為孩子們的“暑假樂園”。每天的作業輔導時間里,志愿者們會俯身傾聽每個孩子的困惑——無論是數學題里的彎彎繞繞,還是語文課文里的陌生字詞,都能得到耐心細致的解答,讓孩子們在學業上“輕裝上陣”。
更令人期待的是特色課程帶來的驚喜:當古老的算盤在孩子們手中被重新撥動,清脆的“噼啪”聲里,不僅有加減乘除的運算邏輯,更有中華傳統數學文化的智慧傳承;結合野三關本地的風土人情設計的趣味課堂,會讓孩子們在游戲中了解家鄉、熱愛家鄉。
踏遍鄉土街巷,讓根脈代代傳漫步在青石板鋪就的老街,土家族吊腳樓的飛檐翹角在陽光下靜靜矗立,黛瓦上的苔蘚、墻壁上的斑駁,都是時光寫下的詩。志愿者們一起聽老街居民講述過往的商貿繁華,觸摸那些見證“南來北往商客匯聚”的老物件,讓孩子們讀懂“老街是野三關根與魂”的深層含義,感受鄉土文化的鮮活脈動。
紅色基因更需代代相傳。走進阮家坡戰斗犧牲之墓,在莊嚴肅穆的墓碑前,聆聽那段烽火歲月里先輩們為守護家園浴血奮戰的故事。更明白了今天的安寧生活來之不易,紅色信仰在稚嫩的心中生根發芽,讓“愛國愛鄉、奮勇擔當”的精神代代傳承。
以專業踐初心,為鄉鄰送安康“健康是幸福的基石”,這是志愿服務團開展醫療服務的初衷。志愿者們會帶著血壓儀、血糖儀等設備,為居民免費測量血壓、血糖,仔細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記錄數據并給出針對性建議。遇到行動不便的老人,志愿者還會主動上門服務,讓關懷延伸到每一個需要的角落。除了基礎檢查,團隊還準備了精心編制的健康知識手冊,內容涵蓋高血壓、糖尿病的日常護理,夏季防暑降溫、飲食衛生等實用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的插圖,讓村民們輕松掌握健康常識。從“治已病”到“防未病”,從身體檢查到理念普及,志愿者們用專業的醫學知識,為鄉親們筑起一道“健康防線”,讓“守護健康”的理念在山野間落地生根。

從課堂里的知識傳遞,到街巷間的文化探尋,再到義診臺前的暖心守護,“醫教筑夢 鄉興燎原”志愿服務團以青春之名,將教育的種子、文化的薪火、健康的關懷播撒在野三關的土地上。半個月的時光里,他們將用行動詮釋“鄉興”的意義,讓愛與希望如燎原之火,點亮鄉村振興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