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醫學院藥學院2025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圓滿結束
——“踏尋紅跡承醫志,播撒藥香助振興”
(通訊員:李棋慧、陳思霓)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紅色文化與中醫藥現代化融合,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2025年6月,南昌醫學院藥學院“遠志青年實踐團”兵分兩路,奔赴江西省井岡山市、南昌縣塔城鄉,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活動通過紅色傳承實踐、醫療服務、文化普及與鄉村調研等多維舉措,為鄉村注入青春動能,書寫中醫藥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篇章 。
6月21日-29日,井岡山分隊深入革命圣地,在紅色記憶與綠水青山間,開啟“井岡淬紅魂,贛鄱承藥香”實踐之旅,將紅色傳承與中醫藥文化緊密結合,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
基地研學鑄魂,感悟革命力量 在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組織下,隊員們參與“紅軍的一天”沉浸式實踐活動。探訪八角樓、重走紅軍路,聆聽黃洋界保衛戰等革命故事,透過歷史細節感悟革命先輩的艱苦奮斗。通過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敬獻花圈、重溫入團誓詞,基地內“三灣改編”教學、親手編草鞋等活動,深刻體悟革命精神,實現紅色教育與專業實踐雙向賦能,讓革命傳統教育入腦入心。

“遠志青年實踐團”循跡八角樓(陳玨琳/攝)
溯源紅醫精神,筑牢信念根基 實踐團走進小井紅軍醫院舊址,回溯革命歲月里醫者用金銀花、車前草等草藥救治傷員的故事,深刻感悟“紅醫精神”內涵。基地老師的生動講解,讓隊員們真切領會革命先輩的奉獻與擔當,紅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脈,理想信念根基進一步筑牢,為后續實踐筑牢思想基石。

李棋慧老師講述紅軍利用中藥草救治故事(黎潤玟/攝)
開展醫療服務,傳遞健康關懷 在井岡山各大井村,實踐團搭建臨時義診臺,為村民提供血壓測量、辨證配香囊、贈藥錘等服務,結合當地濕熱氣候,精心調配藥茶免費發放。同時,團隊逐戶走訪,以“零距離”服務傳遞健康關懷,用專業知識守護村民健康,把中醫藥服務送到鄉村群眾身邊。

慰問紅軍后代(黎潤玟/攝)
調研產業發展,賦能鄉村振興 隊員們深入山林開展“紅土探藥”行動,挖掘黃洋界鐵皮石斛野生種植地、大井林場梨樹垇草珊瑚基地,詳細調研藥材種植,深入體悟中醫藥文化。走訪神山村時,與村書記深入研討,結合當地生態與產業基礎,提出中醫藥融入生態旅游、鐵皮石斛特色種植等發展方案,為鄉村產業發展注入中醫藥智慧,探索產業振興新路徑。

實踐隊隊員研學于大井林場梨樹垇草珊瑚基地(陳玨琳/攝)
6月22日-24日,塔城分隊聚焦文旅調研、關愛幫扶、科普教育等維度,多點發力,為鄉村發展注入青春活力,助力鄉村振興邁向新臺階。
文旅調研探索,挖掘振興路徑 實踐團走進塔城鄉湖陂村鄉村振興示范區,深入走訪網紅咖啡館、面包房等新業態,與企業負責人座談交流,挖掘經營模式亮點與就業帶動經驗。探訪南昌祝家莊園,聚焦傳統文化活化成果,探討文旅融合發展路徑,為鄉村文旅產業發展尋思路、提建議,助力打造特色文旅名片。

實踐隊走訪塔城鄉“網紅打卡點”(沈嘉玘/攝)
關愛幫扶行動,傳遞鄉村溫情 學院黨委副書記劉永飛帶隊開展慰問,為貧困戶送去生活與保健物資,傳遞關懷與溫暖。在河西小學,開展防溺水宣講、中醫藥科普活動,組織13名留守兒童參與書信傳情,借助社交平臺直播鄉村振興成果,以知識傳遞與情感溝通,點亮鄉村孩子的希望,守護鄉村溫情。

藥學院黨委副書記劉永飛給貧困村民送大米和食用油(沈嘉玘/攝)

實踐隊隊員開展防溺水宣講(沈嘉玘/攝)
健康服務落地,播撒藥香文化 在社區活動中心,隊員們為老年人測量血壓、記錄健康數據、給予健康生活指南,開展“藥茶滋補”活動。現場教學中藥茶制作,講解藥材功效,把中醫藥文化融入村民日常,用專業服務守護健康,助力鄉村健康振興,推動中醫藥文化在鄉村落地生根

實踐隊隊員為南昌縣塔城鄉鄉民義診(沈嘉玘/攝)
此次暑期“三下鄉”,南昌醫學院藥學院實踐團隊以紅色傳承為引領,以中醫藥文化為依托,緊扣鄉村需求,在井岡山、塔城鄉等地深耕實踐。隊員們在紅色教育中淬煉思想,在專業實踐中服務鄉村,實現紅色基因與中醫藥文化深度融合,用青春腳步丈量土地,以實際行動踐行使命。未來,南昌醫學院藥學院將持續深化“三下鄉”實踐育人模式,推動紅色基因傳承、中醫藥文化創新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書寫新時代青年投身家國建設的擔當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