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隊前往栗坂村,共青博物館與荷塘小區進行實踐活動。
一、出征儀式與團隊動員
6月27日下午14:30,江西師范大學科技技術學院如期舉行2025年暑期大思政暨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出征儀式,大家齊聚一堂,鼓舞人心的演講贏得掌聲一片,陳書記提出,大家要將愛國奮斗與實踐相結合,做胸懷家國的實干者;將認識社會與實踐相結合,做洞察時代的思考者;將個人成長與實踐相結合,做砥礪品格的奮斗者。懷著殷切囑托,授旗儀式更加振奮人心,2025年暑期大思政暨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正式開幕。29日上午8:00,與濛濛細雨為伴,實踐隊員們懷著激動的心情,集合在校門口,攝影留念后踏上了實踐的征程。
二、與民暢談,聆聽民生
實踐隊員們前往共青栗坂村,與村民暢談,我們重點采訪了幾個特色人物,有作風扎實、勤儉持家的老黨員,有吃苦耐勞、頭腦靈活的比薩店老板以及身患殘疾卻積極樂觀面對生活的建檔立卡戶對象等等。從家常到對青年人的囑托,從艱苦過去到美好生活,大家圍坐在一起,臉上洋溢著笑容,“年輕人要有闖勁、拼勁,要有膽識,多嘗試,多學習,碰見挫折不能輕易放棄!”比薩店老板如是說。


三、博古增識,指尖筑綠
實踐隊前往共青城市博物館,了解共青城市的蛻變歷史,體會墾荒創業的艱辛刻苦。踏入博物館,映入眼簾的是共青城市“開路先鋒”的栩栩如生的雕塑,仿若20世紀50年代堅忍不拔、開拓奮進的上海青年志愿者們就站立在我們面前。他們昂首挺胸,干勁十足,有的揮著鋤頭,有的拿起鐵鍬,有的舉起拳頭,眼里充滿著希望。
接下來,實踐隊員紛紛走進展館,了解共青歷史,感受“堅韌不拔、艱苦創業、崇尚科學、開拓奮進”的共青精神。雙眼觸及之處,絕不僅僅只是一面墻、一段文字、一尊雕塑,還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幾代共青人在鄱陽湖畔的荒灘野嶺灑下的青春和汗水,他們開辟了一片新天地,完成了從共青社到共青墾殖場,到共青城開放開發區,再到共青城市的蛻變,建起了一座新城市。
共青的人們不僅有干勁,還極具智慧和藝術天賦,當地的人們就地取材,用樹皮和羽毛定格美好。當一幅幅樹皮畫、羽毛畫出現在大家眼前,耳邊回響的是難以置信的稱嘆聲與贊美聲。 
從博物館離開后,大家前往荷塘小區進行垃圾清撿活動,躬行間,指尖的溫度傳遞給大地,美麗整潔的街道賞心悅目。
四、總結與展望
用腳步丈量土地,用語言激勵民心。商學院“共青薪火,栗耘興鄉”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29日的實踐活動圓滿結束,未來,實踐隊員們將會擔任好共青文化的傳承者,民心民意的聆聽者,土地耕耘的實踐者,為共青帶來一抹朝氣蓬勃的青春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