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的伏羲山學(xué)校,天剛蒙蒙亮,牛毛般的細雨就伴著微風斜斜織著,沾在窗欞上、草葉間,卻絲毫不減校園里的熱氣兒。
校門口,實踐隊隊員們早早就等候著。見有孩子攥著歪扭的紅領(lǐng)巾一臉著急,隊員們立刻俯下身,指尖輕輕捻著紅領(lǐng)巾的邊角,耐心地繞頸、交叉、打結(jié),末了還會幫孩子理理衣領(lǐng),笑著說句“真精神”。雨絲落在隊員的發(fā)梢,可孩子們亮晶晶的眼神,比陽光還暖。

軍訓(xùn)場上,隊員擔任教官的“嚴”是出了名的——見有人軍姿松垮,就會快步上前,用指節(jié)輕輕點一點對方的腰腹:“挺胸,肩再往后展!”語氣不容置疑;可一到休息哨響,他們瞬間切換成“暖心大哥哥大姐姐”,陪孩子們聊天談心。午餐時更是端著餐盤擠在孩子堆里,聽他們講山里的趣事,笑聲混著飯菜香,格外熱鬧。


上午觀看閱兵儀式的環(huán)節(jié),隊員們特意留意到行動不便的孩子。隊員弓著腰,穩(wěn)穩(wěn)托住孩子的腿和背,一步步踩著濕滑的臺階往多媒體教室走,嘴里還輕聲安慰:“別慌,我們慢點兒走。”

當《義勇軍進行曲》的前奏響起,全體師生“唰”地起立,齊聲高唱。歌聲震得窗戶玻璃微微發(fā)麻,孩子們仰著頭盯著屏幕里的受閱方陣,小臉上滿是莊重,眼里閃著光。


中午大雨傾盆,實踐隊隊員們并未停歇,他們撐著傘穿梭在雨里,用行動詮釋著奉獻,也讓孩子們真切感受到了風雨中的可靠守護。

下午瓢潑大雨嘩啦啦的砸在屋頂上。可這雨聲,竟蓋不過下午三年級教室里的歌聲——隊員們正帶著孩子們學(xué)唱《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這間教室不大,十來個孩子擠在課桌前,卻個個仰著小臉扯著嗓子唱,小拳頭還不自覺地攥著。“愛祖國,愛人民,鮮艷的紅領(lǐng)巾飄揚在前胸……”稚嫩的嗓音穿透淅瀝的雨聲,撞在墻上又彈回來,滿是一股子不服輸?shù)恼J真勁兒。

這一天,雨絲濕了衣擺,卻沒涼透心里的熱;歌聲雖嫩,卻唱得字字鏗鏘。風雨里的溫情與紅歌里的赤誠,都成了三下鄉(xiāng)旅程中最鮮活的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