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夏日的陽光灑滿鄂西北大地,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石鼓鎮盤道村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湖北醫藥學院普愛·薪火相傳暑期社會實踐隊的12位志愿者。在丹江口市石鼓鎮人民政府相關人員與石鼓鎮完全小學校長的帶領下,一場以“加強高校與鄉村中草藥種植交流”為目的的研學活動,在這個寧靜的小山村拉開帷幕,為鄉村振興與高校實踐育人的融合注入活力。
一、奔赴:山路上的牽掛與預熱
清晨,志愿者們懷揣期待,踏上前往盤道村的路途。車窗外,丘陵連綿,綠意盎然,路上還有當地村民牽著馱著草藥的黃牛路過,這些城市里沒有的植物引起了大家的好奇。石鼓鎮人民政府工作人員開始介紹盤道村的經濟作物,并講述盤道村中草藥種植經歷:曾因地勢偏僻扶貧工作難展開,專家帶領大家尋出路,找到了種植中草藥這條坦途。這段山路上的交流,成為研學活動的生動預熱,讓志愿者們對即將抵達的盤道村,多了幾分好奇與敬意。
二、聆聽:村書記口中的“致富經”
當車隊緩緩駛入盤道村,一路沿途都是盤道村種植的各色中藥材,志愿者們對此都十分好奇。盤道村村書記早已等候在此,黝黑的面龐上掛著憨厚的笑,握住志愿者們的手時,力道里滿是熱忱。在村委小院,一場關于盤道村發展與中草藥致富的“課堂”正式開講。

村書記追憶往昔,村子曾經貧瘠落后,難以變現,后來它帶著村民們召開大會,提出種植中草藥的建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盤道村種植藥材的功業就這么拉開了序幕。
隨著講述深入,盤道村的發展脈絡逐漸清晰:從幾畝試驗田,到成立合作社統一管理;從單純賣原料,到嘗試粗加工提升附加值;從村民觀望,到如今家家戶戶主動參與。“這中草藥啊,真成了咱的‘搖錢樹’!”村書記笑起來,眼角的皺紋里都是欣慰。志愿者們聽得認真,視頻里“產業引領”“村民參與”“脫貧路徑”這些詞匯背后蘊藏著盤道村人用汗水換來的“致富經”,實實在在地改變著鄉村面貌。

三、探尋:藥田間的實踐課堂
聽完講述,志愿者們迫切盼著到田間地頭一探究竟。村書記帶著大家走向藥田,夏日的陽光雖烈,卻擋不住眾人的熱情。踏入藥田,連片的中藥材長勢喜人,桔梗的藍紫色小花點綴其間,射干的清香彌漫四周。

“來,看看這株桔梗,葉子、根莖都有講究。”村書記蹲下身子,小心翼翼撥開土壤,露出桔梗的根,“辨別品質好不好,得看這根是不是粗壯、表皮有沒有損傷……”志愿者們紛紛圍攏,有的蹲下觀察,有的拿出手機拍照記錄,在另一處白及種植區,村書記又介紹起這篇試驗田里的門道來。一片試驗田里,種植了不同品種的白及,旁邊還種植了玉米這樣的農作物進行遮陽。“白及喜陰又怕澇,種植白及的門道可深著呢。”從識別植株特征,到掌握種植要點,再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藥田間的每一步,都讓志愿者們把知識“吃透”,真正將課堂所學與鄉村實踐接軌。

四、回響:雙向奔赴的成長與希望
半天的研學接近尾聲,炎炎夏日,卻難掩不了志愿者們對鄉村發展的震撼,為中草藥投身助力的決心。對于盤道村而言,高校志愿者的到來,是新鮮血液的注入。而對于湖北醫藥學院的志愿者們,這場研學讓他們明白專業知識不僅能服務臨床,更能扎根土地,為鄉村振興賦能。

當車輛漸漸遠離盤道村,志愿者們透過車窗回望,村口的黃牛雕像依舊清晰,它像極了這盤道村里自力更生脫貧的村民們,勤勤懇懇,勤勞脫貧。這場始于7月的研學,不是終點,而是高校與鄉村雙向奔赴的新起點。未來,期待會有更多“盤道村”與高校攜手,在鄉村振興的田野上,種下知識與希望的種子,收獲產業興旺、人才成長的累累碩果。(通訊員:彭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