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工智能發展的精神,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指引下,惠州市惠陽區新圩鎮政府依托國務院《“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對資源型城市“工業遺產旅游”的轉型支持,加速推動本地優勢工業智造與文旅產業的深度融合。而廣東財經大學文化旅游學院“紅耀灣塘”實踐團緊扣廣東省“百千萬工程”行動綱領,與新圩鎮開展深入合作,以“AI+文旅”為核心引擎,將梅龍湖現代產業園的工業智能技術與盧偉如故居、魁星閣等紅色遺址串聯成工業文旅產業鏈,形成“一體三智”創新智慧文旅成果,為革命老區注入新質生產力驅動的青春動能。

圖為“紅耀灣塘”實踐團師生實踐合影。黃子睿攝
廣東財經大學“紅耀灣塘”實踐團在學院副院長梁江川與學院團委書記張曉迪的帶領下,先后赴廣州美景智聯、翼然科技及大事件科技等企業深度交流,學習智慧文旅前沿技術,為后續實踐鍛造堅實的技術基石。

圖為團隊師生在翼然科技集團參觀學習智慧文旅領域技術。楊藝攝
7月5日至20日,實踐團進駐新圩鎮,開展為期十五天的實地調研與方案落地工作。團隊與新圩鎮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多次召開座談會,精準把握地方在文旅推廣、遺產保護與產業升級中的實際需求,明確以AI數字化手段提升區域文旅品牌顯示度的目標方向。在此期間,隊員們頂酷暑、走基層,系統走訪了灣塘公園·盧偉如故居、新圩革命烈士紀念碑、魁星閣歷史文化點、梅龍湖智造新城、新圩城市客廳、牧云溪谷現代商圈等核心地標,累計采集圖像與視頻素材逾千條,完成重點區域720°全景影像采集百余處,為后續智慧文旅系統開發積累了豐富的一手資料。

圖為團隊在新圩取景拍攝。楊洋攝
基于扎實的調研與技術準備,團隊最終構建出“一體三智”智慧文旅成果體系。該體系以“新圩AI文旅智能體”為核心中樞,整合“智繪新圩”全域旅游智能地圖、“智游新圩”720°全景智能導覽和“智答新圩”智能文旅伴游三大應用模塊,實現從行前規劃、實地游覽到事后分享的全流程智慧服務覆蓋。
“智繪新圩”全域旅游智能地圖基于云服務器部署,實現對新圩鎮工業旅游資源、紅色景點、餐飲住宿、交通樞紐等多維度信息的可視化集成。每個標注點位不僅提供基本地理位置服務,更嵌入實地全景導覽、AI語音導讀、多路徑智能導航等擴展功能,有效提升游客體驗的流暢性與沉浸感。
“智游新圩”720°全景智能導覽則借助無人機低空攝影與三維建模技術,構建高精度虛擬現實場景,用戶可通過手機、平板或VR設備實現“云端漫游”,在線上完成對盧偉如故居陳列、魁星閣古建筑結構乃至梅龍湖產業園智等的沉浸式參訪。該系統還支持AI解說與交互式導覽,真正實現“一機在手,暢游新圩”。
最具創新性的“智答新圩”智能文旅伴游,依托Deepseek最新大語言模型進行本地化訓練,接入新圩鎮歷史文化、產業特色、旅游資訊等語料數據,打造出專屬于新圩的AI導游助手。該應用支持24小時智能問答,可實時響應游客關于本地旅游攻略、交通動線、特色美食、紅色歷史等方面的疑問,并能根據用戶偏好一鍵生成紅色研學、農莊美食、工業探秘等主題定制游覽路線。此外,“智答新圩”還集成前兩大系統的核心功能,實現對智慧地圖與全景導覽的無縫調用,真正實現“即問即答、即觸即達”的智慧游覽新體驗。



圖為全域旅游智能地圖,720°全景智能導覽、智能文旅伴游應用模塊展示圖
“AI+文旅”不僅是技術探索,更是青年學子用智慧服務地方發展的生動實踐。團隊后續將持續以科技為帆,以紅色為魂,在祖國大地上書寫新時代青年助力“百千萬工程”的奮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