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鄉村振興架“溝通橋”
為助力鄉村振興,推動普通話在鄉村地區的普及,畢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語你同行”鄉村振興實踐隊奔赴海子街鎮安山村,開展普通話推廣線下實踐活動,以青春力量架起溝通橋梁,為鄉村發展注入新活力。
融入鄉土,開啟實踐新篇
實踐隊成員身著統一隊服,滿懷熱忱抵達安山村。初到鄉村,大家便積極行動,共同準備午餐、整理住宿區域,在煙火氣息中拉近與鄉土距離,以“主人翁”姿態融入鄉村生活,為后續普通話推廣及各項實踐工作筑牢基礎。

(圖注:實踐隊隊員身著統一隊服,行走在安山村竹林小徑,開啟推廣實踐 )
走訪調研,摸清推廣需求
為精準推進普通話推廣,隊長帶領隊員徒步前往村公所,沿途觀察農田規劃、民居風貌,同步記錄鄉村生態與產業現狀。抵達后,實踐隊與村干部深入座談,圍繞校地長期合作機制交流探討,還在推廣普通話、鄉村文旅策劃、技能人才輸送等領域達成初步意向 。
同時,隊員們走村串戶,與村民嘮家常、話發展。在庭院里、鄉間路上,耐心傾聽村民需求,了解當地語言使用習慣,為定制化開展普通話推廣活動積累一手資料,讓推廣工作更貼合鄉村實際。

(圖注:實踐隊隊員在村民家中,與村民圍坐交流,推廣普通話 )
多元行動,推廣普通話賦能
基于調研,實踐隊多措并舉推廣普通話。在文化共建方面,提出“鄉村書香計劃”,倡議擴建村圖書館,計劃通過捐贈圖書、開設閱讀課,營造學普通話、用普通話氛圍,以知識滋養助力鄉村精神文化提升,村干部對搭建學習平臺充滿期待,愿與高校攜手推進 。
日常交流里,隊員們化身“普通話推廣員”,在幫村民干農活、參與鄉村事務中,自然融入普通話交流,以耐心示范、趣味互動,引導村民學說普通話、說好普通話,讓普通話成為鄉村交流新紐帶,助力村民拓寬溝通渠道,更好對接外界資源,走上共富振興路。

(圖注:實踐隊隊員在鄉間道路,與騎摩托車村民交流,推廣普通話 )
此次三下鄉普通話推廣實踐,是校地協同助力鄉村發展的生動探索。實踐隊以實干扎根鄉土,用青春力量推廣普通話,不僅為鄉村文化振興添磚加瓦,也讓隊員們深刻領悟“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意義。未來,團隊將持續深耕,讓普通話推廣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結出更多惠民碩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