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學宜賓校區“青振鄉企”實踐團于8月下旬赴高縣開展系列實踐活動。團隊通過政企交流、文化探訪、基層調研等多元形式,既為地方發展注入青春動能,也讓成員在實踐中深化認知、汲取成長力量。
實踐團首以就業服務為切入點,走進高縣就業創業促進中心,圍繞“優化就業服務、賦能青年發展”主題深度交流。雙方就簡歷優化、實習崗位匹配等議題達成共識,中心工作人員結合一線經驗,詳解HR篩選簡歷的核心標準與面試考察重點,并承諾聯動企業挖掘實習資源;校方同步邀請中心進校招賢,為校地就業服務協同創新奠定基礎。此外,“青振鄉企”實踐團還與縣域引進人才展開對話,圍繞專業對口、學歷價值等大學生關切的就業話題收集建議,形成專項報告提交縣人社局,為學子職業規劃提供參考。

(圖為副主任蔣雪與實踐團成員進行交流 楊澤屹 許健樂 供圖)
在文化與產業探訪中,團隊既追溯傳統根脈,也觀察現代發展。走進四川新絲路絲綢有限公司,成員在蠶桑文化館通過古老工具、絲綢文物等展品,感受蜀地蠶桑技藝的千年傳承與非遺在現代產業中的創新活力;探訪龍溪茶葉科技園時,見識到國內頂尖的全自動化制茶設備,了解到園區800米海拔的綠色種植模式,以及企業帶動萬千茶農增收的產業引領作用,對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有了更直觀認知。
基層調研與民生服務環節,團隊用腳步丈量需求。在府江社區,成員通過問卷訪談收集不同群體就業狀態與訴求,摸清居民就業“急難愁盼”;在符江社區萬達廣場舉辦的“職引未來·樂業高縣”活動中,創新設計“職業探索馬拉松”環節,吸引老中青三代參與,同步回收的百余份問卷為就業政策制定提供一手數據,更探索出“政-社-校-民”四方聯動的基層服務新模式。此外,實踐團還走進陽光小區獨居老人家中,通過打掃衛生、溫情交流傳遞關懷,既讓老人感受溫暖,也讓成員深化對尊老美德的認知。

(圖為實踐團成員走入老人的家 楊澤屹 許健樂 供圖)
此次高縣實踐,團隊以專業所長回應地方需求,實現校地“雙向奔赴”。不僅為就業服務優化、產業發展與民生關懷提供助力,更讓成員在實踐中拓寬視野、錘煉能力,為后續深化校地合作、持續服務地方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通訊員 周天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