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近日,安徽農業大學“智融紅韻,鄉行雙鎮”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走進撮鎮、長臨河鎮,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7月,團隊成員前往長臨河鎮蔡永祥紀念館、茶壺山烈士陵園參觀學習,在紅色歷史的熏陶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奮進力量。
一、緬懷英雄:走進蔡永祥紀念館
蔡永祥紀念館內,一件件珍貴的歷史文物、一幅幅生動的歷史照片,向同學們訴說著蔡永祥烈士短暫而光輝的一生。1963年,年僅18歲的蔡永祥為保衛錢塘江大橋,守護列車上乘客的生命安全,毅然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同學們駐足凝視,仔細聆聽講解員講述蔡永祥烈士的英雄事跡,被他舍生忘死、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打動。一位同學感慨道:“蔡永祥烈士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責任與擔當,他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
二、致敬先烈:參觀茶壺山烈士陵園
隨后,實踐團隊來到茶壺山烈士陵園。青山埋忠骨,翠柏勉英魂。在莊嚴肅穆的烈士陵園中,同學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向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鮮花,默哀致敬。大家緩步繞行紀念碑一周,瞻仰碑上鐫刻的文字,感受著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陵園內,一座座墓碑背后都有著可歌可泣的故事,每一個名字都代表著一位為了國家獨立、民族解放而英勇犧牲的英雄。同學們紛紛表示,站在這片浸染著烈士鮮血的土地上,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自己肩負著傳承紅色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
三、踐行精神,助力鄉村振興
此次參觀蔡永祥紀念館和茶壺山烈士陵園的活動,是“智融紅韻,鄉行雙鎮”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地走訪紅色教育基地,同學們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后續的實踐活動中,安農大的同學們將繼續深入鄉村,發揮專業優勢,將紅色精神融入到鄉村振興的實踐中,為“智融紅韻,鄉行雙鎮”貢獻青春力量,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