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學院“筑夢新翼團”公益課堂點亮社區"/>
(通訊員 云正興) 為響應國家關于加強青少年科學素質培養的號召,普及人工智能時代基礎技能,2025年7月21日,武漢晴川學院計算機學院“筑夢新翼團”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正式進駐武漢騰龍社區,開啟為期14天的少兒編程公益課程。首日活動聚焦破冰與啟蒙,帶領社區孩子們初探編程奧秘,播撒科技興趣的種子。
破冰相識定規則,趣味互動啟新知
活動伊始,團隊成員精心設計了趣味破冰環節。通過名字接龍,數字炸彈,誰是臥底等活動形式,迅速拉近了志愿者與孩子們彼此之間的距離,現場歡聲笑語不斷,有效緩解了初次見面的陌生感。隨后,團隊清晰講解了課程特質積分卡規則與學習要求,為后續有序、高效的編程課堂奠定了良好基礎。
破冰之后,團隊帶來了精心準備的編程啟蒙第一課——“初識編程-米勒熊過河”。志愿者們摒棄枯燥理論,采用生動形象的動畫演示、生活化的指令比喻(如“像給機器人下命令”)、簡單有趣的互動游戲(如“指令傳話”)等方式,將抽象的編程概念轉化為孩子們易于理解的趣味知識。孩子們目不轉睛地聆聽講解、踴躍舉手回答問題、對屏幕上跳動的代碼充滿好奇,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當孩子們第一次成功通過模擬指令讓小米勒熊移動,現場爆發出小小的歡呼和掌聲,初次接觸編程的成就感和興趣被成功點燃。
啟蒙教育潤童心,科技筑夢向未來
“今天的課太有意思了!原來讓小動物動起來是這樣的!”。團隊成員表示,首日課程的核心目標是激發興趣和建立基礎認知,看到孩子們從拘謹到投入、從好奇到初步理解的變化,感到非常欣慰和鼓舞。通過這堂啟蒙課,孩子們初步了解指令、順序、邏輯思維或創造力在編程中的作用,鍛煉了各位小朋友的問題分解能力和動手嘗試能力。
公益課堂暖社區,攜手同行育新苗
“筑夢新翼團”的公益實踐不僅為騰龍社區的孩子們帶來了前沿的科技啟蒙,也展現了當代大學生服務社會、奉獻青春的責任擔當。團隊負責人表示,后續課程將圍繞圖形化編程工具Scratch基礎、創意游戲項目制作等展開,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們探索更廣闊的編程世界,培養面向未來的關鍵能力。
首日活動圓滿結束,為整個暑期實踐項目開了個好頭。“筑夢新翼團”將繼續秉持公益初心,用專業的知識和飽滿的熱情,陪伴騰龍社區的孩子們在編程的世界里快樂學習、勇敢探索,為他們的夢想插上科技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