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張瑜馨圖片茹咪杉)7月11日清晨,愛馨南陽新村街道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迎來了一群青春洋溢的身影。茹咪杉、王金飛、王昕雨、楊佳音、楊秋洳、李孝純等河南農業大學學子,懷揣赤誠走進這片銀齡天地,以躬身實踐傳遞新時代青年的敬老溫度。

(圖一為團隊合照)
活動一開始,清潔組的志愿者們便有序散入各個空間。他們俯身于墻面廊柱之間,指尖游走過每一寸扶手與公共設施。水痕過處,積塵盡褪,斑駁的窗欞重映天光,蒙灰的扶手再現木紋。反復的擦拭中不見絲毫懈怠,唯有目光如炬地檢視著每個角落——窗臺凹槽的浮灰、墻角蛛網的殘跡,皆在細致巡禮中悄然消隱。當午后的陽光穿透明凈的玻璃,整個養老中心浸潤在通透的光影里,這份由青春之手締造的清朗之境,正無聲訴說著對長者起居品質的鄭重承諾。

(圖二為團隊成員打掃衛生)
與此同時,陪伴組的志愿者輕坐于藤椅石凳,開啟一場穿越歲月的對話。輪椅上的老人握住年輕的手,將斑駁往事娓娓道來:六十年前的麥田豐收、半個世紀前的工廠歲月、兒孫繞膝的幸福剪影...志愿者們凝神靜聽,時而頷首應和,時而笑語溫言。當老人講述至情深處眼泛淚光,便有溫暖的手掌輕撫其背;提及趣事開懷時,青春的笑聲即刻在廊下蕩漾開來。那些曾被歲月塵封的生命印記,在年輕心靈的叩問下重新煥發光澤。臨別時老人緊握的雙手與眼角的笑意,成為這場代際對話最動人的注腳。

(圖三為團隊成員與老人聊天)
此次志愿行動如同架起一座跨越時光的虹橋。長者在真誠陪伴中消解孤寂,年輕學子亦在傾聽中讀懂生命的厚重——王昕雨在歸途中感慨:"那些皺紋里藏著的智慧,是課本永遠無法給予的饋贈。"當青春熱忱融入養老服務,傳統美德便在躬身實踐中完成鮮活傳承。此刻的愛馨養老中心,銀發與綠衫交織成夏日最溫馨的風景。愿這道青春暖流持續奔涌,喚醒更多年輕力量加入守護桑榆晚晴的行列,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想圖景,在無數雙手的托舉下照進現實。
通訊員及聯系方式:張瑜馨19803838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