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家書永不褪色,紅領巾講解跨越時空
血色家書永不褪色,紅領巾講解跨越時空 ——重慶外語外事學院“三下鄉”團隊走訪饒國梁紀念館暨采訪烈士后人側記
本報訊(記者熊茜茜)7月13日,在重慶市大足區國梁鎮饒國梁紀念館內,一場跨越百年的精神對話正在上演。重慶外語外事學院“筑夢大足·相約國梁”實踐團在紅領巾小講解員的引導下,不僅重溫了辛亥革命先驅饒國梁烈士的革命事跡,更采訪到了守館人也是烈士后人的周女士,由此揭開了這個家族鮮為人知的堅守故事。 紅領巾與歷史共鳴:童聲里的革命記憶 上午9時,紀念館內稚嫩而堅定的童聲格外引人注目。“饒國梁烈士犧牲時年僅23歲,這封絕筆家書上還留著血跡...”這道小且堅定的聲音吸引到了實踐團成員們,了解過后才發現,小講解員是自愿來講解的。隨后紅領巾小講解員帶領實踐團成員們,參觀紀念館,10歲的紅領巾小講解員指著展柜,向實踐隊員們復述這段歷史。
跨越時空的對話:采訪里的紅色精神
在聽完紅領巾小講解員的細致講解后,實踐團隊友們對守館主周女士和小講解員做了一個采訪。周女士說,她是饒國梁烈士的后人,看著這些紅色精神和愛國精神有小朋友和新時代青年的共同守護和傳承,她感到十分的高興。在采訪中,周女士對新時代青年寄語,希望廣大青年在傳承中發揚偉大革命精神,賦予革命精神新的歷史使命。
鐵盒里的傳承:四代人的堅守密碼
在展館柜中,那一張張絕筆書,更是成為饒家幾代人的精神圖騰。“吾輩不死,國民不生。牛馬你離,生何榮焉。”作為守館者的周女士,時刻謹記著先輩的囑托,從守好紀念館出發,每年如一日的守著饒國梁紀念館,為的是將紅色精神傳承下去,從田間地頭到鄉鎮小學,國梁精神始終影響著國梁鎮的廣大人民,更是成為了國梁鎮的一道靚麗的名片,周女士認為這種紅色精神更應該走出鄉鎮,走向大眾,這也正是我們傳承守護的意義所在。
活動結束后,實踐團成員紛紛表示:“周女士的堅守讓我們看到了紅色精神的鮮活力量。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接過歷史的接力棒,讓烈士精神永放光芒。”
作者:熊茜茜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溫情輔導伴成長,安全知識護童心
- 7 月 6 日,巢湖學院 “智匯農業,數聯鄉村” 調研團深入崗嶺社區,聚焦兒童成長需求開展實踐活動。​
成員化身 “小老師” 輔導 - 07-14
- 青衿筑夢崗嶺,彩筆繪就成長
- 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推動教育關愛與安全教育下沉基層,巢湖學院 “智匯農業,數聯鄉村” 調研團在崗嶺社區開展系列特色活動。​
- 07-14
- 夏日札記——三下鄉實踐里的生長與回響
- 2025年6月30日,巢湖學院“智匯農業,數聯鄉村”調研團開啟三下鄉之旅,在湯卞山村開展反詐、防溺水宣傳及智慧農業政策宣講,用通俗語
-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