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是孩子們成長的港灣,科學的種子在此萌芽,關愛的暖流在此匯聚。為豐富社區兒童的暑期生活,關注留守兒童的成長需求,近日,巢湖學院“我是小小實驗郎”三下鄉團隊走進宿州市三八街道港利社區,開展了多肉生態瓶制作、玫瑰花染色實驗及留守兒童問卷調查活動,用科普點亮童心,用調研傳遞關懷。

問卷調研:細聽心聲,助力成長之路
活動伊始,團隊開展留守兒童問卷調查,圍繞孩子們的生活照料、學習陪伴、課余活動及心理狀態等方面,與留守兒童、監護人及社區工作人員深入交流。調研內容涵蓋日常作業輔導情況、周末活動安排、對集體科普活動的意愿等,細致摸排這一群體的實際需求。收集到的信息將被整理分析,為后續開展針對性關愛服務提供依據,讓每一份關懷都精準抵達。

多肉生態瓶:指尖微景,藏盡生態奧秘
在多肉生態瓶制作現場,志愿者備齊透明塑料瓶、火山石、營養土和玉露、熊童子、桃蛋等多肉植物,向孩子們講解這小小瓶子便是一個“微型生態系統”。孩子們按步驟操作:先鋪底層砂石作過濾層,再添營養土,最后植入多肉并整理造型。指尖翻動間,一個個生機勃勃的生態瓶漸次成型,孩子們在動手過程中直觀感受著生態平衡的奇妙,也悄悄埋下了環保的種子。



玫瑰花染色:斑斕綻放,解鎖科學原理
玫瑰花染色實驗區里,志愿者將紅、藍、黃三色染色劑分別融入清水,攪勻后放入修剪好的白色玫瑰花。看著原本潔白的花瓣漸漸染上鮮艷色彩,孩子們眼中滿是驚喜。志愿者趁機講解植物莖部導管運輸水分和養分的原理,讓孩子們在美的體驗中,輕松掌握植物生理學的基本知識。五彩的花朵與孩子們的笑臉相映,成了社區里最動人的風景。




此次港利社區之行,團隊以科普活動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以問卷調研筑牢關愛留守兒童的基礎。志愿者們深知,社區兒童的成長需要科學的滋養,更需要持續的關懷。未來,他們將帶著這份初心,繼續深耕基層,讓知識的光芒與關愛的溫暖,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長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