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理工大學實踐隊走進社區托管班 趣味光學課點亮孩子們科學好奇心
7月10日下午四點,武漢理工大學“熱血啟智”三下鄉實踐隊的隊員們走進中央花園小區居委會暑期愛心托管班,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堂生動有趣的光學知識課,用科學的魅力點亮了夏日午后。
此次課程由實踐隊成員田姍子主講,圍繞“光的反射、折射”“彩虹的形成”及“光的色散與應用”等主題展開。課堂伊始,田姍子以孩子們熟悉的彩虹為切入點,接連拋出“彩虹是什么樣子的?”“什么時候能見到彩虹?”“彩虹為什么是彩色的?”等問題,瞬間點燃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大家紛紛舉手分享自己的觀察與猜想。

為了讓抽象的光學原理變得直觀可感,田姍子借助簡單道具開展了趣味實驗:用鏡子反射手電筒的光線,在墻面投射出清晰的光斑;通過裝滿水的玻璃瓶模擬棱鏡效果,讓手電光在地面色散出一圈圈絢爛的彩色光圈。“哇,是彩虹!”當彩色光圈出現的那一刻,孩子們不約而同地發出驚嘆,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實驗互動環節中,孩子們熱情高漲,不僅認真聽講,更積極參與問答,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知識講解結束后,田姍子播放了一段關于彩虹形成的科普動畫,生動的畫面與簡潔的解說幫助孩子們進一步鞏固了所學內容。隨后的知識小檢測中,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舉手作答,準確的回答展現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光學是一門既深奧又有趣的學科,希望大家今后多留意身邊的光現象,主動去探索其中的奧秘。”田姍子在課程尾聲鼓勵道。

最后,實踐隊成員與孩子們共同拍攝了大合照,為這堂意義非凡的科學課畫上了圓滿句號。 這堂光學課不僅讓孩子們初步認識了光的傳播原理,更在他們心中播下了熱愛自然科學的種子,有助于培養其善于觀察、積極提問、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武漢理工大學“三下鄉”熱血啟智實踐隊通過這樣的活動,為社區兒童的暑期生活增添了豐富的知識色彩,也為推動科普教育貢獻了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