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在魚山鎮支教課堂上,一場充滿驚喜與創意的美術之旅悄然展開。(通訊員 劉舒涵)
當我們給孩子們一個簡單的圓圈,讓他們盡情發揮想象,填充其中的內容時,原本安靜的教室瞬間熱鬧起來。畫筆在紙上沙沙作響,那是孩子們靈感迸發的聲音。

圖為美術課孩子們進行自由創作的場景。劉佳 供圖
從上圖照片中可以看到,幾個孩子滿臉自豪地舉起自己的畫作。有的孩子把圓圈變成了精致的鬧鐘,時針分針仿佛都在滴答滴答轉動,仿佛在提醒我們珍惜每一刻;有的則將其繪成了神秘的建筑,仿佛能看到樓宇間穿梭的陽光與夢想。

圖為美術課孩子們進行創作的場景。劉佳 供圖
第二張照片里,小男孩筆下的圓圈搖身一變,成了一個俏皮可愛的卡通人物形象,圓乎乎的臉蛋、標志性丸子頭+紅絲帶,還有額頭上那抹印記,小朋友一筆一劃勾勒出的童真版哪吒,讓人看一眼就忍不住跟著開心起來。

圖為學生對自己美術課畫作進行講解。徐貞祥 供圖
小男孩舉著作品講解:原本的圓與線條,去掉一橫一點,變身“中”字 ;去掉中間豎線,成了“國”字 ;去掉圓圈,又變成“豐”字 !一筆一劃的增減,讓簡單圖形在漢字世界里穿梭,把“中、國、豐”巧妙串聯,藏著對祖國的美好祝福以及強烈的愛國之情。

圖為學生為支教隊成員利用彩泥制作美甲。王皓月 供圖
彩泥創作環節,大家圍在一起,任由想象力肆意發散,把彩泥捏出各種奇妙模樣。更有學生提出:“用彩泥給老師做美甲!” 于是,隊員們的指尖,被孩子們精心裝點上彩泥捏的小花、星星,還有奇形怪狀的小圖案。這充滿童趣的互動,讓彼此距離瞬間拉近,支教隊員融入孩子們的世界,變得格外輕松自然,雙向的溫暖與聯結,就在彩泥的揉捏、歡笑的傳遞中,牢牢扎根 。在這堂課里,我們看到了孩子們無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他們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彩,勾勒出心中五彩斑斕的世界。每一幅畫都是他們內心的一次真誠表達,每一筆都飽含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知的好奇。
支教的意義,或許就藏在這樣一堂堂充滿趣味的課程里,藏在孩子們每一次充滿驚喜的創作中。我們期待在未來的日子里,能和孩子們一起解鎖更多的美好,讓他們的夢想在這片充滿愛的土地上,肆意生長!